阅读新闻

第2064期 清明 | 日暮笙歌收拾去,万株杨柳属流莺。

[日期:2025-04-04] 来源:中国集邮  作者: [字体: ]
图片


草木现青,百花盛开。今天,我们迎来了春天的第五个节气——清明。本日的干支五行吉祥色是黑色天青色


清明节,又称踏青节、行清节、三月节、祭祖节等,节期在仲春与暮春之交,是中国传统节日,也是最重要的祭祀节日之一。按《岁时百问》的说法:“万物生长此时,皆清洁而明净。故谓之清明。”


清明节既是自然节气,又是人文节日。它承载着中国人对生命的敬畏、对先人的追思,也蕴藏着春日的生机与希望。 在唐代,清明节与寒食节一道,首次被列入国家法定节假日。宋代延续了唐代的做法,并将寒食与清明两节合在一起,融入上巳节的某些习俗。明、清两代,寒食、清明二节则完全退出了国家法定节假日序列。1935年,民国政府明定4月5日为国定假日清明节,也叫做民族扫墓节。2008年,国家将清明节定为法定节假日。


图片

初候,桐始华。

二候,田鼠化为鴽[rú]。

三候,虹始见。


“桐花开,清明到”,白桐树在清明时节枝叶繁茂;喜好阴凉的田鼠躲在河里不肯出来雨后的天空中可以看到美丽的彩虹。此时,气温升高,草木现青,百花盛开,一派春意盎然的景象。


图片

2015-4 二十四节气

(6-5)清明

设计者:刘金贵、王虎鸣

发行时间:2015年2月4日


此时,北方大部分地区摆脱寒冷,春播繁忙。“清明时节,麦长三节”,大面积播种和大规模植树造林在这个时期开始了。农谚说:“清明前后,种瓜种豆”。随着气温的逐渐回升,茶芽的萌动速度加快,各地开始做采摘准备。

图片

2019-4 中国植树节

设计者:宋鉴

发行日期:2019年3月12日

图片
图片
节气民俗

清明节凝结了中华祭祖敬先的文化精粹,是慎终追远的具体表现,也是亲近自然、催护新生的春季仪式。古时的清明节有一些富有时代特色的游戏、竞技内容,为节日点缀欢娱色彩,增添生活情趣。如荡秋千、蹴鞠、击鞠(打马球)、拔河、斗鸡等活动自唐代清明节起便十分盛行,上至皇室贵胄,下至民间百姓,都在节日里以此为戏,尽情欢乐。而清明扫墓、踏青、放风筝、插柳等习俗一直盛行至今。


图片

2010-8 清明节

设计者:刘赦、康凯

发行时间:2010年4月5日

2010-8 清明节

(3-2)踏青

设计者:刘赦、康凯

发行时间:2010年4月5日

图片
图片
节气诗歌

《清明夜》

【唐】白居易

好风胧月清明夜,碧砌红轩刺史家。

独绕回廊行复歇,遥听弦管暗看花。

图片
图片
节气非遗

清明时节风和日丽,正是放风筝的大好时光。许多人在清明节放风筝时,将灾祸疾病写在上面,等风筝放高时,就剪断风筝线,让它随风飘逝,象征着自己的疾病、秽气都被风筝带走。


图片

T50 风筝

(4-1)雏燕

设计者:潘可明

发行时间:1980年5月10日


风筝制作在我国具有悠久的历史,其渊源可以追溯到春秋战国时代。墨子和鲁班以木材制成鸟禽状器械,放之能飞,称为“木鸢”。汉代开始以竹篾扎成鸟禽状骨架,上糊以纸,称为“纸鸢”。后来又在纸鸢上附加竹哨、弓弦,放飞时因风吹而引起哨响弦鸣,声音悦耳,如同鸣筝,故称“风筝”。


风筝制作工艺聚集多种手工技艺于一体,由扎作骨架、裱糊、彩绘等环节组成,其中扎作骨架最为关键,骨架扎不好,风筝便无法飞起。裱糊除用绫、绢外,一般常用坚韧受风的绵纸。彩绘在风筝制作中也十分重要,不少彩绘精巧的风筝已被作为艺术品收藏。彩绘颜料中可适当加入桃胶,使色泽更加光亮,同时还能起到防潮的作用。


想要欣赏更多邮票上的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请关注2025集邮日历《方寸天地——邮票上的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现已开售。



阅读:26
录入:007com

评论 】 【 推荐 】 【 打印
上一篇:第2063期 一日集邮人 一生集邮情 | 中国集邮有限公司(中国邮政文史中心)召开2025年度上半年光荣退休座谈会
下一篇:致敬缅怀!AI重现80多年前的“最美邮政人”
相关新闻      
本文评论       全部评论
发表评论


点评: 字数
姓名: (限会员登陆后发表评论)

  • 尊重网上道德,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各项有关法律法规
  •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导致的民事或刑事法律责任
  • 本站管理人员有权保留或删除其管辖留言中的任意内容
  • 本站有权在网站内转载或引用您的评论
  • 参与本评论即表明您已经阅读并接受上述条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