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新闻

“醉里挑灯看剑”中挑的是烛灯吗?

[日期:2025-03-27] 来源:中国集邮报  作者:杜明明 [字体: ]

2012-23《宋词》邮票的第6图的图名是《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语以寄〉》,笔者仔细观察邮票图文,发现票图有三个问题值得商榷。该票图表现的是宋代词人辛弃疾的词作《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邮票图案中词作名称中的“词”字却为“语”字,且没有最后的“之”字,笔者查遍资料也未找到《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语以寄》词名的出处,实在困惑。

笔者认为的另一处问题是在表现词作的绘画中的“烛灯”。“醉里挑灯看剑”的意思是说醉梦里挑动灯芯,令灯火变亮以观看宝剑。笔者分析词中所指应是油灯,而非烛灯。2023-24《中国古代文学家(五)》邮票的第5枚“辛弃疾”也表现了“醉里挑灯看剑”的画面,其票图中便是油灯。

一是,油灯需用针、簪挑动灯芯以调节亮度或清除灰烬,所以“挑灯”更符合油灯的使用习惯。而蜡烛燃至一定程度时,灯芯顶端的蜡会被烧掉,导致灯芯变长,蜡烛下端的蜡汁难以有效地上升至灯芯顶端,供氧不足使得火焰变得微弱,为了保持火焰的旺盛,需要定期剪短灯芯,确保蜡汁能够持续供应至灯芯顶端,但蜡烛的灯芯却不需挑动。

二是,“醉里挑灯看剑”或有另一种解释,是挑起灯笼。如果这样,也不应是票图所示的蜡烛。

三是,南宋庆元年间照明燃料的价格,蜡烛最高,松明次之,灯油最为廉价。有专家估算,照明燃料的价格比大致为:蜡烛∶松明∶灯油=100∶10∶1。所以,蜡烛多为富裕阶层或在特殊场合使用,而普通文人或军营夜间照明更多使用的是油灯。与辛弃疾同为南宋著名文学家和爱国诗人的陆游,在《冬夜读书》有云:“挑灯夜读书,油涸意未已。”从中清晰可知,陆游拨动的是油灯。

读罢《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油灯昏暗摇曳的光影中,辛弃疾披肝沥胆、忠心爱国、壮志未酬、醉酒观剑的将领形象鲜活地呈现在笔者的眼前。

来源:中国集邮报
作者:杜明明
编辑:高阳


阅读:
录入:007com

评论 】 【 推荐 】 【 打印
上一篇:2025年中国邮政贺年有奖邮资封片卡产品开奖结果公布
下一篇:第2059期 新邮预报 |《食用菌(二)》特种邮票即将发行
相关新闻      
本文评论       全部评论
发表评论


点评: 字数
姓名:

  • 尊重网上道德,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各项有关法律法规
  •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导致的民事或刑事法律责任
  • 本站管理人员有权保留或删除其管辖留言中的任意内容
  • 本站有权在网站内转载或引用您的评论
  • 参与本评论即表明您已经阅读并接受上述条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