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新闻

设计师谈 |《数学之美》给我出的三道难题

[日期:2025-03-14] 来源:集邮博览   作者: [字体: ]

第一道

难题:

什么是

数学之美


在数学家的眼中,数学必定是极美的。但是这种美,对于我们这些普通朋友们来说,恐怕也是极难感受到的。把普通人眼中枯燥晦涩、理性抽象的数学,与主观感性的美联系起来,这确非易事。想在方寸之间把数学表现得精彩漂亮,同时又准确易懂,也是非常具有挑战的设计。数学之美究竟是什么样的美?初时的我并不知道。美的传递需要依赖创作者的表达,创作者要想表达准确则必先获得感受。因此,接到设计任务后,我首先需要去做的就是通过学习,去切身的感受什么才是数学的美。

图片

(《数学之美》特种邮票设计师 夏竞秋)


所幸,这是一个网络时代。围绕四个表现内容,我分配了整个设计周期大约四分之三、二十多天的时间,通过网络科普,以及数学教学视频,来学习相关的数学基础知识,认识了几位伟大的数学家,了解了许多数学背后的故事。这是这套邮票设计最至关重要的部分。这个过程使我获益匪浅,使我隐约感受和找到了我理解之下的数学之美,它不太清晰但却足够震撼,这个关键词就是:优雅。不同于衣食住行、容貌气质这种外在的、日常和表面的优雅,数学的优雅是一种内在的、高级的优雅,是一种比这个词本身还要更高级的优雅。由此奠定了《数学之美》这套邮票设计的整体视觉基调。


第二道

难题:

于方寸之间

诠释可能多的

数学故事


图片

数学是一门深奥的学问,你学习了解得越多,你就越会被其深深震撼。这种感觉迫使我强烈地想把我的所学所感,全部塞进小小的四枚邮票之内,让亲爱的朋友们也能如我一样,为数学之美而感动、而叹服。


图片


第一枚邮票表现了最重要的数学常数之一——π。藉由π值计算方法的演变,以小见大,体现了数学的发展是一个漫长而艰难,逐步深入而至豁然开朗、曲径通幽的过程。主体图形以图示的形式,组合表现了π的基本概念以及最古老的π值计算方法——割圆术。图中展示了将圆6等分和96等分切割时的情况,表明了这种方法的计算难度是呈几何级增长的。也解释了为何此后的近1500年时间里,π值的精确度也仅仅来到了小数点后38位。这其中,我国古代伟大的数学家祖冲之最早将π值准确计算到3.1415926到3.1415927之间,这一数值被记录在唐代史书——《隋书》中。设计时,特意将这一数值放大标红处理,将《隋书》书影作为大版边饰,以纪念这一伟大的数学成就。时间来到17世纪后期,大名鼎鼎的科学家牛顿,在对二项式定理以及杨辉三角的研究中,结合刚刚发明不久的微积分,意外找到了计算π值的新方法,使得计算效率大幅度提升。直到现在,在计算机的帮助下,使用牛顿的方法让我们已经可以将π值计算到小数点后万亿位。因此,在画面内还特别表现了杨辉三角,用无色荧光表现了微积分符号。并以微缩文字的方式,记录了π值小数点后996位的准确数值。(设计初衷为微缩1000位,由于四舍五入的规则,出于严谨准确的考虑,舍去后4位。)


此外,德国数学家鲁道夫也是让我颇为感动的数学家。他用尽半生的时间,直到去世,使π值来到了第35位。并将这一数值铭刻在墓碑之上。这种精神不仅是数学研究最基础、最宝贵的精神,更是与国家所提倡的“大国工匠”精神异曲同工、不谋而合。所以将第35位标红以记之。


图片


第二枚邮票对于勾股定理的表现包含两层含义。一是表现了数学在人们实际生活生产中的广泛应用。另一层含义为:数学作为最基础的科学,不论地域与时空,它是人类基于生产实践所得到的共同发现与思考。画面中,除了以三层结构,动态的展示了勾股定理完整的论证推导方法之一,同时还展示了《周髀算经》中周王与商高的对话(勾三股四玄五即出于此),以及关于“陈子测日”的记载。展示了古埃及和古印度结绳以计算的古老数学应用,直到现代科技中的GPS定位,其根本原理亦为勾股定理。由此可见,无论是古代还是现代,无论是东方文明,还是西方文明,整个人类在不同的时空之下,在不同环境之中,不约而同的发现和总结出相同的数学规律,并广泛应用。这真是一件不可思议,令人赞叹的事情。


图片


第三枚邮票是对伟大数学家的致敬。欧拉公式是全世界公认最优美的公式。它将自然常数e、虚数i、圆周率π、以及0和1,这五个数学中最重要、最基础,但看似毫无关联的常数,以极其简洁,极其优雅的方式组成了一个完美等式。并且这个等式在复平面坐标系内,在时间轴上对应了一条包含标准正、余弦曲线的螺旋线图形,从任何角度看,欧拉公式都是完美无瑕的。然而,更加令我为之动容,深深感动的是,“创造”这个最完美的公式的伟大数学家——欧拉,却是“不完美”的。他在28岁时,右眼已经因疾致盲,59岁双目失明。这位13岁便进入拉塞尔大学学习的伟大天才的许多开创性学术贡献,竟然是凭借其超强的心算能力和记忆力完成的,成为为这个世界留下最多科学成果的数学家和科学家。读一读欧拉生平,如我一样,你一定会被他的超强天赋和伟大贡献所折服!邮票背景以极限微缩的e、π、i、0、1五个字符,构成了欧拉画像的双眼特写,以此表达对于这位数学大师,最由衷的仰望。


图片


第四枚邮票是关于数学与哲学的思考。莫比乌斯带是一个关于维度,简单但却非常神奇的数学模型。从小蚂蚁的视角来看,莫比乌斯带是一个二维的平面,笔直且没有尽头。但是从人类的视角看来,小蚂蚁在三维空间内,在不翻越边缘的情况下,就走遍了莫比乌斯带的正反两面,无限循环。假设有朝一日,我们能够站在更高的维度去观察人类自身,人类是否就如同那只小小的蚂蚁一样,生活在我们所认为的无边无际的宇宙之中?三维结构的莫比乌斯带——克莱因瓶,是否就是三维宇宙的真实样貌呢?这是通过对数学的研究,进而引发的富有哲学意味的思考。


第三道

难题:

统一的

设计形式

图片

邮票区别于其他艺术品一个重要的特征在于多枚成套。《数学之美》邮票的设计,在保持高度简洁,高雅而具有秩序感的主基调的前提下,将如此之多的内容,统一在相同的设计视觉之上,是颇具难度的挑战。它需要运用设计的巧思,对表现内容进行认真的梳理和合理的分配,进而才能获得一致而又有规律变化的理想效果。得益于前期的大量学习准备,不仅数学方面的科学性和准确性获得了多位数学专家的认可,四枚邮票最终也以我心中最完美的效果顺利设计完成。希望朋友们也能和我一样,真正感受到数学所特有的那种震撼心灵的高雅之美。


图片

(夏竞秋老师在工作中)

对于数学的兴趣和喜爱,可能需要建立在深度的学习和了解之上,大多数朋友可能无法在专业的范围内去感受到数学的独特吸引力。《数学之美》邮票另辟蹊径,从美学这个更加大众化的独特视角,去带领普通人走近数学世界,我想,这就是这套邮票的立意之所在。


来源:北京邮票厂


阅读:
录入:007com

评论 】 【 推荐 】 【 打印
上一篇:今日发行,1套4枚很“数学”!
下一篇:《数学之美》特种邮票首发仪式暨《中国古代重要科技发明创造》第七辑系列产品发布
相关新闻      
本文评论       全部评论
发表评论


点评: 字数
姓名:

  • 尊重网上道德,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各项有关法律法规
  •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导致的民事或刑事法律责任
  • 本站管理人员有权保留或删除其管辖留言中的任意内容
  • 本站有权在网站内转载或引用您的评论
  • 参与本评论即表明您已经阅读并接受上述条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