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新闻

传承精神内核 展示发展成就——中核集团首席科学家、霞浦核电总工程师张东辉谈《中国核工业创建七十周年》纪念邮票

[日期:2025-02-16] 来源:中国邮政报  作者: [字体: ]
图片
图片
图片


  问:您认为《中国核工业创建七十周年》邮票的发行,对公众了解中国核工业的发展历程有何促进作用?

  张东辉:《中国核工业创建七十周年》邮票的发行对中国核工业的发展具有多方面的促进作用,我认为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在弘扬“两弹一星”精神和核工业精神方面发挥重要作用。中国核工业在发展过程中形成了“两弹一星”精神、“四个一切”核工业精神和“强核报国 创新奉献”的新时代核工业精神等。这套邮票的发行有助于将这些宝贵的精神财富进一步弘扬光大,激励广大核工业从业者以及社会各界传承和践行“两弹一星”精神和核工业精神,为核工业的高质量发展提供强大精神动力。同时,邮票是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通过方寸之间的图案设计与表达,展现了中国核工业70年来的重大历史事件、重要科研成果和杰出人物等,使核工业的历史文化得以更好传承和延续,让后代能够铭记和了解核工业的发展历程。

  二是树立核工业良好品牌形象,有效促进公众沟通。邮票作为“国家名片”,将核工业的发展成就以直观、形象的方式展示给广大民众,能让更多人了解核工业在中国经济、国防和科技等方面的重要地位和作用,吸引社会各界对核工业的关注,为核工业的发展营造良好的社会舆论环境。同时,邮票上的图案和文字可以向公众传递核工业的相关知识,如核铸利器、核能先锋、核惠民生等主题,有助于消除公众对核的误解和恐惧,增强公众对核工业的理解和信任,为核工业的进一步发展奠定民意基础。

  三是大力提升核工业人自豪感,凝聚行业向心力。《中国核工业创建七十周年》纪念邮票的发行,是国家对核工业发展成就的高度认可和赞誉,是对核工业全体从业者的积极肯定和激励,这使得核工业从业者产生强烈的自豪感,感受到自身工作的重要性和价值,增强他们对核工业的归属感和认同感,激发他们的工作热情和创新精神,让全行业凝聚力量,共同为核工业的发展努力奋斗。

  四是带动核工业文化产业和国际交流发展。邮票的发行会引发集邮爱好者和社会公众对核工业相关产品和纪念品的关注及购买欲望,营造社会关注核工业的文化氛围,从而带动核工业文化创意产品、科普读物、模型等相关产业的发展。另外,邮票也可以作为一种文化交流的媒介,在核工业领域的国际合作与交流中,以创新的形式向世界展示中国核工业的发展成就和实力。

  问:您认为邮票中的元素是如何体现中国核工业70年来的成就与发展的?

  张东辉:《中国核工业创建七十周年》纪念邮票一套3枚,分别从“核铸利器”“核能先锋”“核惠民生”三个角度体现中国核工业70年来的成就与发展。

  第1枚“核铸利器”,展示了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第一颗氢弹、第一艘核潜艇,“两弹一艇”研制成功,标志着我国打破了核垄断、拥有了强大的国防力量,极大地提升了中国的国际地位和国家安全保障能力。

  第2枚“核能先锋”,展示元素包括“国之光荣”秦山核电站、国家名片“华龙一号”、中国实验快堆、新一代人造太阳“中国环流三号”。秦山核电站是我国大陆第一座核电站,也是目前我国核电机组数量最多、堆型最丰富的核电基地。“华龙一号”是我国自主研发的三代核电品牌,采用国际最高安全标准,具有“安全高效,绿色低碳,技术先进”的品牌优势。中国实验快堆是我国第一座快中子反应堆。快堆作为世界公认的四代反应堆技术,能够将铀资源的利用率提高到60%以上,能够有效衔接热堆和聚变堆,是我国核能“三步走”战略(热堆—快堆—聚变堆)的关键一步,我国在此技术上已经积累了很好的基础。新一代人造太阳“中国环流三号”是我国自主设计研制的可控核聚变大科学装置,可控核聚变作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的前沿颠覆性技术,具有资源丰富、环境友好等突出优势,是能够最终解决人类能源问题的重要途径之一。

  第3枚“核惠民生”,展示了核技术广泛应用于工业、农业、医学等领域,在医药、医疗装备、临床诊断治疗、辐照育种、辐照材料改性与加工、公共安全、环境保护等方面形成的产业化成果,已取得了显著的经济和社会效益,为健康中国和美丽中国建设发挥了重要作用。

  在核技术应用产业方面,我国正在步入高速发展的轨道。中核集团核技术应用产业主要包括同位素及制品、安检安保、特色装备、核医疗、辐照应用、核仪器仪表等,已在多个领域带给民众切实的获得感。

  在核药领域,中核集团建成医药中心37个,新投产26家。国内获批上市放射性药品共计29个品种,中核集团拥有其中的25个,并持有药品注册文号43个。基本形成覆盖全国的放药生产、销售、配送网络化布局,每年为1.8万家医疗机构、超过6000万患者提供服务,锝[99mTc]标记药、18F-FDG、碘[131I]等药物在甲状腺疾病、癌症诊断治疗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在核医疗领域,中核集团形成了一批具有丰富特色的技术产品,成为全国唯一可以生产供应医用放射源的机构,逐步解决我国同位素原料的进口依赖问题,年产工业钴-60源700万居里,实现了医用钴-60放射源工业化生产,打破了国内医用钴-60放射源原料长期依赖进口的局面;形成30多种同位素药物产品,医用放射性诊断和治疗药物国内市场占有率达70%,同位素呼气诊断产品国内市场占有率达74%。

  在核医疗装备领域,中核集团构建全系列核医学与放疗装备科研生产体系,与美国安科锐合资生产高端放射治疗设备(TOMO刀),近两年国家卫健委公布的90台高端放射治疗设备准予许可名单中,中核安科锐相关设备占74台、占比82%。同时,还在积极介入PET/CT、SPECT、伽马刀、直线加速器、BNCT等高端医疗设备的生产。将人工智能与辐射成像技术结合,助力口腔医学影像数字化发展。中核集团所属单位自主设计研发的基于加速器的硼中子俘获治疗设备(AB—BNCT)进展顺利,这将使我国高端医疗器械创新迈出重要一步,提升癌症靶向治疗水平。


来源:中国邮政报

文字整理:潘琛

编辑:贾维



阅读:
录入:007com

评论 】 【 推荐 】 【 打印
上一篇:“黑马”跑出高科技——揭秘北京邮票厂《铜车马》雕刻纪念张中的尖端技术
下一篇:2025年2月上半月中国邮政新增及撤销的邮政机构
相关新闻      
本文评论       全部评论
发表评论


点评: 字数
姓名:

  • 尊重网上道德,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各项有关法律法规
  •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导致的民事或刑事法律责任
  • 本站管理人员有权保留或删除其管辖留言中的任意内容
  • 本站有权在网站内转载或引用您的评论
  • 参与本评论即表明您已经阅读并接受上述条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