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新闻

第2036期 立春 | 忽而春风 万物向荣

[日期:2025-02-03] 来源:  作者: [字体: ]

图片


四季轮回,冬去春来。今天,我们迎来了立春节气。今天的干支五行吉祥色是黑色天青色

图片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载:“立春,正月节,立,建始也。”立春节气正式拉开了春的帷幕。立春后,大地升温,万物逐渐从沉睡中苏醒,蛰居了一个冬天的人们从各种微小的迹象中,嗅出春的气息。
Part 1
节气物候

一候东风解冻

二候蛰虫始振

三候鱼上冰

立春时节,东风送暖,大地开始解冻蛰居的虫类慢慢在洞中苏醒;河里的冰开始融化,逐渐靠近水面游动,此时水面上还有未消融的碎冰片,如同被鱼负着一般浮在水面。

图片

2017-6 春夏秋冬
发行日期:2017年3月20日
设计者:冯远


Part 2
节气民俗
立春既是一个重要的节气,更是一个重大的节日。《吕氏春秋·十二纪》载:“立春之日,天子亲率三公九卿诸侯大夫以迎春于东郊。”古人认为司春之神——句(gōu)芒居住在东方,所以每到立春,便会举办隆重的迎春仪式祈求风调雨顺、五谷丰登


相传,句芒是古代东夷族首领少皞氏之子。春天到来时,他带领族人一起翻土犁田,准备播种,可犁田的老牛却仍沉浸在冬眠的酣睡中,懒得爬起来干活。句芒不忍鞭打老牛,便让大家用泥土捏成牛的形状,然后挥舞鞭子抽打土牛。老牛被响声惊醒,看到偷懒的“同类”正在挨打,吓得站起身来,乖乖下地干活去了。


图片

1999-2汉画像石
(6-1)T 牛耕
设计者:呼振源
发行日期:1999年3月16日


这则神话便是立春“鞭春牛”习俗的由来。时至今日,很多地方立春时仍然用土塑牛、内塞五谷,人们叩拜、打碎、抢土、拾粒,谓之“抢春”。鞭春牛意在打去牛的惰性,宣告春耕播种大忙开始。一年之计在于春,“鞭春牛”的仪式更是在激励我们自己,要拿出不待扬鞭自奋蹄的劲头莫负大好春光


图片

2015-4 《二十四节气(一)》特种邮票
(6-1)T 立春
发行日期:2015年2月4日
设计者:刘金贵、王虎鸣


“立春”一枚中暗含了立春咬食生萝卜的习俗,取“咬得草根断,则百事可做”之意。


春季万物苏醒,草木萌发。韭黄、豆芽、春笋、荠菜……都是不可错过的时鲜美味。立春时,民间有“咬春”“食春菜”的习俗。杜甫诗云:“春日春盘细生菜,忽忆两京梅发时。”古人把生菜、果品、饼、糖等放在盘中食用,称为“春盘”,有迎春之意,后演化为食春卷、春饼等节俗。


Part 3
节气诗词
立春日酬钱员外曲江同行见赠

唐·白居易

下直遇春日,垂鞭出禁闱。
两人携手语,十里看山归。
柳色早黄浅,水文新绿微。
风光向晚好,车马近南稀。
机尽笑相顾,不惊鸥鹭飞。


Part 4
非遗传承

又是一年春来到,又是一年春光好。经历了残酷的严冬,大家已经迫不及待地想外出踏青赏春,接受天地自然的生命能量。我们不妨跟随着春天的脚步,一探江南春色。

图片

T.56 苏州园林——留园 
发行时间:1980年10月25日 
设计者:孙传哲

2009年,中国传统木结构建筑营造技艺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中国传统木结构建筑营造技艺是以木材为主要建筑材料,以榫卯为木构件的主要结合方法,以模数制为尺度设计和加工生产手段的建筑营造技术体系。营造技艺以师徒之间言传身教的方式世代相传。这种营造技艺体系遍及中国全境,并传播到日本、韩国等东亚各国,是东方古代建筑技术的代表。

中国享有“世界园林之母”的盛誉,苏州园林则堪称中国“园林的标本”,中国传统木结构建筑营造技艺于亭台轩榭间荟萃,与山水草木相映成趣。留园以园内建筑布置精巧、奇石众多而知名。中部以水为胜,池居中央,四周环以假山和亭台楼阁,长廊旋曲其中。东部以建筑为主,楼阁廊屋华丽精美。邮票画面展现了留园在春、夏、秋、冬四时的景观


想要欣赏更多邮票上的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请关注2025集邮日历《方寸天地——邮票上的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现已开售。


图片

扫描二维码即可购买





撰稿:郝铁军
图片编辑:吴大卫
编辑:宋郁瑨


阅读:
录入:007com

评论 】 【 推荐 】 【 打印
上一篇:第2035期 春节 | 金蛇闹新春 过个非遗年
下一篇:新春走基层・文化中国年 | 七彩刺桐蛇 邮品贺新春
相关新闻      
本文评论       全部评论
发表评论


点评: 字数
姓名:

  • 尊重网上道德,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各项有关法律法规
  •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导致的民事或刑事法律责任
  • 本站管理人员有权保留或删除其管辖留言中的任意内容
  • 本站有权在网站内转载或引用您的评论
  • 参与本评论即表明您已经阅读并接受上述条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