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新闻

第1744期 人月两团圆 诗里话中秋

[日期:2023-09-29] 来源:中国集邮  作者: [字体: ]

图片

今天是农历八月十五中秋节,作为中国的传统佳节,中秋节自古便有祭月、赏月、吃月饼、看花灯、赏桂花、饮桂花酒等民俗,而这一天最重要的主题,是月圆人团圆,一家人整整齐齐的美好祝愿。在无数的诗歌作品里,在邮票上,中秋节都有浓墨重彩的一笔,接下来让我们一起看看诗歌里的中秋节。

图片

2018-25T《月圆中秋》版式二

发行日期:2018年9月15日

设计者:崔景哲

关于团圆从古至今无数文人墨客对着月亮寄托了一段段千古情思,最美祝愿莫过于苏轼《水调歌头》中的“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最浑朴真挚莫过于白居易的“共看明月应垂泪,一夜乡心五处同”;最饱含哲思莫过于张若虚孤篇盖全唐的“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望相似。”

图片

2015-27《诗词歌赋》

(4-2)T东坡填词

设计者:冯远

发行日期:2015年11月12日


而除了团圆情思,中秋美景也令人沉醉,刘禹锡一首《八月十五日夜玩月》,澄明通透,开阔从容,令人读来清爽闲适,有所触动。

天将今夜月,一遍洗寰瀛。

暑退九霄净,秋澄万景清。

星辰让光彩,风露发晶英。

能变人间世,翛然是玉京。

注:寰瀛(huán yíng):天下;全世界。

翛(xiāo)然:无拘无束貌;超脱貌。

图片

2016-23T《月圆中秋》

设计者:崔景哲、李云中

发行日期:2016年8月28日

2016年的中秋节,为弘扬中华传统文化和民俗节日,中国邮政发行了《月圆中秋》特种邮票,全套1枚。邮票上半部分是与月亮有关的神话传说《嫦娥奔月》,下半部分是古代“秋暮夕月”习俗的场景

关于《嫦娥奔月》,李商隐的“嫦娥应悔偷灵药,碧海青天夜夜心”当是经典之作;而祭月的习俗,有趣之作当属苏轼的《月饼》“小饼如嚼月,中有酥和饴”和清代杨光辅的《凇南采府》“月饼饱装桃肉馅,雪糕甜砌蔗糖霜”,是不是感觉垂涎欲滴呢?

科普小贴士:

“秋暮夕月”习俗:夕月,即祭拜月神。到了周代,每逢中秋夜都要举行迎寒和祭月。设大香案,摆上月饼、西瓜、苹果、红枣、李子、葡萄等祭品,其中月饼和西瓜是绝对不能少的。西瓜还要切成莲花状。在月下,将月亮神像放在月亮的那个方向,红烛高燃,全家人依次拜祭月亮,然后由当家主妇切开团圆月饼。切的人预先算好全家共有多少人,在家的,在外地的,都要算在一起,不能切多也不能切少,大小要一样。

图片
图片

2016-18《水果(二)》

(4-3)T西瓜

设 计 者:郭振山

发行日期:2016年7月23日

2023年6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强调,中华文明具有突出的连续性,中华文明是世界上唯一绵延不断且以国家形态发展至今的伟大文明。

忆对中秋丹桂丛,花在杯中,月在杯中。”时光荏苒,白驹过隙,感恩中华文明绵延数千年流传至今,给我们机会站在前人肩膀上共同经历上千年的中秋回忆,借前人的一双慧眼怀古望今,我们当更加珍惜眼前,欣然期待未来,不忘初心,翛然始终。

中国集邮
祝您阖家安康
中秋快乐!




撰稿:孙铖
图片编辑:魏铮 赵郁竹
编辑:宋郁瑨


阅读:
录入:007com

评论 】 【 推荐 】 【 打印
上一篇:第1743期 2024年邮票预订即将开始!
下一篇:“长征精神 永放光芒”数字化防伪邮资机宣传戳(自贴型)10月17日启用
相关新闻      
本文评论       全部评论
发表评论


点评: 字数
姓名:

  • 尊重网上道德,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各项有关法律法规
  •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导致的民事或刑事法律责任
  • 本站管理人员有权保留或删除其管辖留言中的任意内容
  • 本站有权在网站内转载或引用您的评论
  • 参与本评论即表明您已经阅读并接受上述条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