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腊月二十三,我们迎来了小年。小年这一天,不仅有一项重要的民俗活动,也是之后一系列新年活动的开端。小年这一天又被称为祭灶节、灶王节。灶神是中国传统神灵体系中重要一员,从古至今,祭灶活动也发生了较大的改变。那么,古人是如何祭灶的呢?
古代的祭灶
在古代,祭灶属于“五祀”之一。据《白虎通义》载:
五祀者,何谓也?谓门、户、井、灶、中霤(liù)也。所以祭何?人之所处出入,所饮食,故为神而祭之。
其大意为门、户、井、灶、中霤与人们日常的衣食住行息息相关,故尊为神而祭之以求其保佑。
《晋书》载:“五祀,国之大祀。”可见,古人把祭祀灶神当成国家的大事。祭灶的时间为何呢?根据相关学者的研究,祭灶最早出现在西周成王时期,不过是由大夫而非天子主持,一般在夏季进行。总的来说,先秦时期祭灶次数最多,汉代至明代,夏季专祀,岁暮合祭,清康熙年间,岁暮(十二月二十三)祭灶。在祭灶时间和祭灶次数上先秦至清,各朝都有专门官员主持祭祀,偶有皇帝主持祭灶,但比较少见,康熙朝停专祀。
2003-19 图书艺术
2-1 宋刻本《周礼》
设计者:吕敬人
安多尔·安德拉什(匈牙利)
发行日期:2003.9.30
祀灶目的何在呢?根据学者的研究, 在古人心目中,“灶”主饮食,“祭”在甲骨文中象以手执肉献神,《说文解字》释为:“从示,以手持肉”。祭灶自然包含了“民以食为天”的理念,以端庄肃穆的祭奠仪式来祈求明年衣食无忧。
传说灶神原本是天宫里的御厨,有一年,王母娘娘大寿,灶神做了好多美食,众神仙吃的津津有味。做最后一道甜点水晶菊花饼,他做的实在是太诱人了,竟忍不住自己全吃光了。
玉帝等了半天不见甜点,才知道灶神自己全吃光了,于是气呼呼的将把灶神贬下了凡间。可是新来的御厨,做的食物总不合玉帝胃口。李天王献上一计:“您找个理由,让他一年回来一次不就行了。”于是玉帝下旨:“念灶神往日功劳,封他为灶神,记录民间善恶,每年腊月二十三上天庭向我汇报。”
从此,灶神变出无数个分身,端坐千家万户的灶房,兢兢业业地工作。人生在世,谁能无错?知错能改,善莫大焉。
【宋】吕蒙正
一碗清汤诗一篇,
灶君今日上青天;
玉皇若问人间事,
乱世文章不值钱。
这首诗通俗直白,吕蒙正用清水和诗词祭灶,一方面洒落率真,感叹艰辛,另一方面也充满希望,祈求灶君,能上天诉说人间世,真正回宫降吉祥。
撰稿:李康
海报、图片编辑:王国政
编辑:宋郁瑨
排版:孙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