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新闻

邮票的诞生

[日期:2022-09-01] 来源:集邮博览  作者: [字体: ]

蒸汽机的发明和应用,标志着一场工业革命的到来。18世纪60年代,英国兴起的这场革命,完成了以手工技术为基础的工场手工业到以机器生产为基础的工厂制的过渡。此后,法国、美国、德国等欧美国家相继完成工业革命,并形成占据统治地位的资本主义制度。


当时,英国和其他国家的早期邮政,通信资费按邮件运递路程远近和信件纸张数量、重量计算,主要由收件人交付。因邮费高昂,付不起邮费的穷人,拒收邮件拒付邮资现象屡屡发生;加上皇家贵族、官员和国会议员享有邮件免费特权(免费邮件约占邮件总量的四分之三),因此,造成通信在社会上的不公平,并使邮政连年亏损,难以维持运营。在率先完成工业革命的英国,现行邮政制度与正在发展的资本主义经济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改革邮政制度,已成为当时社会焦点。


在这样的时代与社会背景下,1840年5月6日,以邮资凭证方式出现的世界第一枚邮票——黑色1便士邮票,开始在英国行用。世界邮政史新纪元自此开始,不仅出现延宕至今的“邮票”,也出现了随之产生的邮票集藏行为,亦即“集邮”。

图片

预付邮资制的思路产生于19世纪30年代,据倡导人罗兰•希尔(Rovland Hill,1795-1879,英国人)自述,启迪源自塞缪尔•泰勒•柯勒律治(Samuel Taylor Coleridge,1772-1834)的亲身经历:某天柯勒律治途经英格兰小镇凯西克(Keswick)的一问茅屋,恰见邮递员向女主人索取1先令信资,因邮资高昂女主人不愿付给。事后柯先生被告知,女主人的儿子在信封上做了暗号,故不必付资收信即己知平安。这件事触动了罗兰•希尔,他深感向收件人收取邮费的不合理性,这是英国邮政的一种弊端。经过考查研究,1837年他终于写出一篇题为《邮政改革:其重要性和可行性》(Post Office Reform: Its Importance and Practicability)的文章,印成小册子广为散发。他在文章中建议取消邮件免费特权,大幅降低邮费,改革邮资交纳制度,实行预付邮资办法;邮件不分远近,每重半盎司收1便士,实行“均一邮资制”与“一便士邮资法”。他具体提出“以一大小恰与邮戳相等的纸片,背面涂上胶液,略润湿后将其贴在信封收件人地名之上的右边”,作为邮资凭证。他的改革主张,得到英国商民的拥护支持,两千多份支持他的请愿书投向英国下院。1839年8月,罗兰•希尔的邮政改革主张终于作为议案提交上下两院,经过激烈辩论获得通过。同年9月16日,维多利亚女王批准了这个提案,并任命罗兰•希尔为财政部邮政顾问,负责主持邮政改革工作。

图片

为了设计好预付邮资制的凭证,在罗兰•希尔主排下,英国财政部向社会公开征集图稿2600余件,均不理想。最后,罗兰•希尔自己选定由维廉•怀恩创作的女王维多利亚肖像面为邮资凭证主图,交查尔斯和费雷德里克•希思父子雕刻制版,由帕金斯、培根和佩奇公司用小皇冠水印纸印制。有背胶,无齿孔,面值为1便士。全张240枚(12x20),每枚的左右下角用英文字母标示出其在全张所处的位置,左下角为所在坚行的位置,由上至下字母顺序从A一T;右下角为所在横行的位置,字母顺序从A一L,每枚邮票的字母组合各不相同,这种标识方法十分科学。这种邮票因用黑色油墨印刷,后人称其为“黑便士”邮票,于1840年5月1日开始销售,5月6日正式使用。同时于5月1日销售,5月6日使用的还有由英国皇家艺术学会会员、风俗画家威廉•马尔雷迪(William Mulready,1786-1863)设计图案的1便士、2便士邮资信封和邮简,同时发售的还有蓝色2便士邮票。均一邮资制的实施和邮票的发行,使英国邮件收寄量呈上升趋势,邮政亏损开始好转。

 

英国邮政制度改革成功,欧美一些国家相继仿效。1843年至1850年,巴西,瑞士的苏黎世、日内瓦,美国、毛里求斯、法国、西班牙、比利时、奥地利,以及德国的巴伐利亚等地区、澳大利亚的新南威尔士等地区,共十多个国家和地区开始发行邮票。到1860年,全世票有85个邮政机构发行了大约一千种邮票。到1870年,已经发行了六千种以上的邮票。到1940年5月,世界名国在百年之中所发行的邮票,达到61134种。欧美名国邮政制度的改革,使世界邮政跨入新的历史时期。邮票的发明、使用和传播,为集邮的兴起提供了物质基础。

来源|中华全国集邮联合会官网




阅读:
录入:007com

评论 】 【 推荐 】 【 打印
上一篇:第十三届亚太邮联代表大会在泰国曼谷开幕
下一篇:方寸之地“玩”游戏(一)
相关新闻      
本文评论       全部评论
发表评论


点评: 字数
姓名:

  • 尊重网上道德,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各项有关法律法规
  •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导致的民事或刑事法律责任
  • 本站管理人员有权保留或删除其管辖留言中的任意内容
  • 本站有权在网站内转载或引用您的评论
  • 参与本评论即表明您已经阅读并接受上述条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