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新闻

从电视剧《觉醒年代》的海报说起—读罗章龙信札和签名封

[日期:2021-12-22] 来源:集邮博览  作者: [字体: ]
建党一百周年献礼热播剧《觉醒年代》的宣传海报上,中心位置是3位建党伟人的半身像,从左至右依次为陈独秀、李大钊、毛泽东。

图片


我们要介绍的这封信的主人,与这3位伟人都曾有过十分密切的关系。他曾是陈独秀、李大钊的得意弟子和得力助手,又曾是毛泽东的同乡和密友。

他叫罗章龙。

罗章龙(1896—1995),又名仲言,笔名文虎、纵宇一郎等,湖南浏阳人,杰出的政治活动家,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他是中共创建时的党员,中共早期领导人之一。早年就读于北京大学,曾参加五四运动,1920年参加马克思主义学说研究会,并和李大钊发起组织北京共产主义小组。在担任中共北方区委和中国劳动组合书记部负责人期间,先后组织领导了陇海铁路、长辛店铁路工人大罢工、开滦五矿工人大罢工及京汉铁路工人总罢工,是著名的工人运动领袖。

在中共三大、四大、五大、六大上连续被选为中央委员或中央候补委员,是第三届中央局委员。1931年初中共六届四中全会前后,因反对共产国际米夫支持的王明担任中共中央领导,犯了“另立中央”的错误,被开除出党。新中国成立后,先后在湖南大学、中南财经学院、湖北大学任教,被选为第五、六、七届全国政协委员。1995年,罗章龙以99岁高龄去世。

下面,就让我们赏读一下罗章龙的这封信。

图片


图片


罗章龙致陈桢祥的一封信
祯祥同志:
您好。久未晤面,良以为怀。现有事奉商,请便中驾临我寓一叙!问您全家好!请带老先生资料来。

罗仲言敬启

元月十五日


信件发出时间为1985年1月15日12时,当日16时落地,其间仅4个小时。

图片


罗仲言,是罗章龙进入大学任教后所改的名字。1979年,罗章龙从湖北奉调北京,和儿子住在前三门面积不大的两居室。1985年9月,他写信给北大时的老同学、时任全国人大副委员长许德珩,反映住房困难情况。中央统战部的同志为此奔波了不少时日,终因当时房源紧张,未能满足老人心愿。这封信盖销邮票的始发戳“30支”,代表的是永安路邮局,正位于罗章龙所居住的前三门。

收信人陈祯祥亦非寻常人物。她的祖父是中国共产党创始人之一陈独秀,父亲是陈独秀最小的儿子陈鹤年。陈鹤年学生时代便投身革命,在共产党领导的“一二·九”爱国救亡运动之中,成为当时北平的“三大学生领袖”之一。新中国成立后,身在香港的陈鹤年对祖国充满希望,让妻子带着4个儿女回北京读书。大女儿陈祯祥回内地时只有13岁,正赶上抗美援朝开始,便怀着一腔报国热情去报名参军,由于年龄太小,没有被批准,为此她还痛哭了一场。中学毕业后,她考入北京师范学院(今北京师范大学),由于表现积极,被吸收入了团,还担任了学生会的宣传部长,后留校工作。其后,由于祖父是著名的右倾机会主义头子,父亲又在香港,陈祯祥和一家人在运动中吃够了苦头,她被打成右派,她的丈夫被迫害致死。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中央给陈祯祥一家落实政策,彻底平反。罗章龙写这封信时,陈祯祥正在北京师范大学任教,并已被评为副教授,故此罗在信封上写作“陈祯祥老师”。封背上的落地戳“9支”为地安门支局,辖地包括北京师范大学,正是陈祯祥的工作单位。至于信中所说的“老先生”是指陈独秀,因为陈独秀是他的老师,陈鹤年则是他的平辈兄弟,当不得“老先生”的称呼。

这里,我们就以这封信为由头,按照《觉醒年代》海报提供的顺序,依次讲讲罗章龙与陈独秀、李大钊、毛泽东之间的故事。

图片


罗章龙与陈独秀
按照罗章龙的说法,他认识陈独秀很偶然。

1918年罗章龙考入北京大学时,陈独秀是学校的文科学长。当时,罗章龙所在的德文班有三四十人,德文水平参差不齐,一些是外交人员的子女,在德国生活过,对德文较为熟悉;一些是从青岛大学转学过来的,也具有一定的德文基础;还有像罗章龙这样的普通中学毕业生,对德文较为陌生。这样,同学们学习进展不一致,对学习进度不免有意见分歧,老师授课颇感困难。同学们经商量决定,由三种类型的学生各推一名代表,向文科学长陈独秀反映问题,请其出面解决,罗章龙就是代表之一。

陈独秀在办公室接见了三位代表,听到他们提出分班的要求,便说:“分班?办不到,目前教员和教室都没有多余的。”代表们接着提出:“是否可采用甄别的方法,部分同学经过考试合格后,可升到本科学习。”陈先生听到这里,打断他们的话,说:“你们学生是想读书,还是想早毕业?你们希望早毕业好做官为宦?多读两年书有何不好?”代表们申辩说:“不是这个意思。再说,早毕业进入社会、转入仕途也不是坏事。”陈先生听后便有些光火,说:“你们根本不想认真读书。你们平时对社会上的重大问题也不愿研究,只知道考虑个人……”声调越说越高,言语失和,结果不欢而散。

罗章龙年纪较轻,在申述理由时发言颇多,陈先生特意把他留下,再次听取他的意见。罗章龙说:“同学们的意见是合理的,并不过分。没有教员和教室也不是您的责任,可以转告学校有关部门,让他们解决。”陈点点头。罗又说:“同学们要求通过甄别考试提前毕业,也是正当的。有人想做官入仕,不能说我们都怀有做官的思想。今天没有解决问题,大家不会就此罢休。”陈先生若有所思地又点了点头。

过后,同学们经过讨论,又派三位代表去找陈先生。这次陈答应了,同意向学校反映,设法分班,并说提前毕业之事还要经教育部核准,一场风波得以解决。罗章龙由此认识了心仪已久的陈先生,陈先生也记住了这个充满活力的湖南小伙。

五四运动前夕,在陈独秀的号召影响下,罗章龙和北京各院校的学生秘密组成了一个行动小组,五四那天采取了火烧赵家楼的直接行动。

中国共产党成立后,为发展工人运动,建立了劳动组合书记部,罗章龙任北方劳动组合书记部(也叫北方分部)主任。起初,罗章龙曾向陈独秀陈情,说北方工人运动范围甚广,工作繁难,最好另派经验较丰富的同志前往负责,本人目前无此能力。陈独秀笑道:“你说谁有经验?大家不都是一样?你不做谁做?”几句话把罗说得无词可对。陈又说:“你回去做,有什么为难的地方随时来信,大家商量,必要时,以后可补充人员。”见罗还在犹豫,陈断然说:“你不要舍近求远,应把读书计划全部放弃,再来向我讲话。”罗无法再辩,承诺暂行负责,陈才转嗔为喜。

1923年6月,中共三大在广州召开。大会选出了9名正式委员、5名候补委员组成新的中央执行委员会。随后,中央执行委员会决定陈独秀、毛泽东、罗章龙、蔡和森、谭平山为中央局(相当于后来的政治局)成员,陈独秀为中央局委员长,毛泽东为中央局秘书,罗章龙任会计,负责中央日常工作。这时不满27岁的罗章龙同陈独秀、毛泽东一道,成了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核心成员。不久,毛泽东转任中央组织部部长,罗章龙在陈独秀的提议下担任秘书兼管宣传工作,于是,按照党的三大确立的原则,当时中共中央的重要文件,便由陈独秀用英文、罗章龙用德文共同署名并生效。

1924年,罗章龙与陈独秀、李大钊、刘齐佳和彭述之一道,被共产国际确定为参加共产国际五大的中国共产党代表。第二年他又参加了在上海召开的中共四大,被选为中央候补执行委员,继续在陈独秀的领导下工作。

罗章龙与李大钊
罗章龙考取北大以后,按照学校规章,新生须填写入学保证书,并由本校教师二人签章具保。李大钊便是罗章龙入学的担保人。

罗章龙回忆他第一次见到李大钊的情形:“我走进红楼他新迁的办公室后,正值宾客满座,工作很忙。我向他说明来意,他并未多加询问,随手在保证书上签名盖章后,嘱我及时前往教务处办理注册手续,以免逾期。临走时他又说:‘你们南方同学来京上学很不容易,如果还有像你这样急需具保的同学,你可介绍他们径来找我。’寥寥数语,道出了李先生对青年学生关切之情。”

五四运动以后,在李大钊的指导下,罗章龙等19人发起马克思学说研究会。李大钊虽然没有列入发起人名单,但作为赞助者,是研究会的“当然会员”。罗章龙这样写道:“1920年3月,李大钊和我们在北大秘密组织了‘马克思学说研究会’。党的‘一大’后,‘马克思学说研究会’公开活动并征收会员。”研究会办公的地方,他们取名叫“亢慕义斋”(即共产主义小室),李大钊常常光临这里,和大家一道学习研究。

在探讨一些有关理论和实践问题的过程中,自然而然地涉及建立一个更为严密的政治组织。罗章龙记得李大钊常说:“我们应该组织起来,要吸收更多的人参加,只有这样才能做一番事业。”

1920年5月,共产国际代表维经斯基来到北京,联络中国共产主义先驱者李大钊。李大钊带着罗章龙等几名学生和维经斯基见面,经过几次交谈,在北大图书馆办公室开会,正式成立了北京共产主义小组。最初的成员有李大钊、张国焘、罗章龙、刘仁静等人,后来加入的有邓中夏、高君宇等。李大钊被推为小组负责人,罗章龙则负责宣传,兼管北方工人运动。

党的一大后,李大钊担任北方区委书记,罗章龙担任北方区委委员,是李大钊的得力助手。在李大钊的指导下,罗章龙奔波于华北、东北各地,深入工厂矿山,发动工人群众,组织领导了1921年底的陇海铁路全路罢工、1922年的长辛店铁路工人罢工和开滦五矿工人罢工、1923年的京汉铁路工人二七大罢工,成为中共早期著名的工人运动领袖。

晚年的罗章龙有两大愿望,一是希望身后陪伴李大钊,二是希望改变自己分裂党的结论。1990年,罗章龙对家属和朋友说,他是李大钊的学生,他们关系很好,感情很深,希望身后仍陪伴大钊先生。罗章龙曾亲往安葬李大钊的万安公墓察看,但因为当时无钱买地,没有定下来。罗章龙逝世后,亲友在万安公墓买了一块墓地,实现了他的这个遗愿。

1989年10月29日,是李大钊百年诞辰。中共中央召开了纪念大会,举办了一系列纪念活动,邮电部还发行了纪念邮票。应集邮者请求,罗章龙和参与活动的一些领导同志在首日封上签名留念。

图片


罗章龙与毛泽东
毛泽东在湖南第一师范学习期间,为研究学问和探索救国之道,多方寻找志同道合的朋友。1915年9月,毛泽东以“二十八画生”为笔名,向长沙各校发出征友启事,启事说:

二十八画生者,长沙布衣学子也。但有能耐艰苦劳顿,不惜己身而为国家者,修远求索,上下而欲觅同道者,皆吾之所求也。故曰:愿嘤鸣以求友,敢步将伯之呼。敬启者二十八画生。

二十八画生的笔名取自毛泽东名字的繁体字,共二十八画。毛泽东青年时期的好友萧子升在回忆录中说,二十八画或许是一种先兆,共产党的“共”就像二十八的样子。

确实,自然界有很多巧合而又难以索解之事。毛泽东的一生与二十八这个数字有着诸多联系,除上述两端外,还有:毛泽东参加中共一大正好是28岁,一大代表当时的平均年龄是28岁,从建党到新中国成立是28年,天安门鸣礼炮是28响,毛泽东的爱子毛岸英在朝鲜牺牲时是28岁……

征友启事是毛泽东自己刻蜡版油印的,发给长沙各重要学校,信封上批着“请贴在大家看得见的地方”。长沙当时还是比较闭塞的内地,这种创举自然不为一般人所理解,因此只得到五六个人的回信。第一个应征者名叫罗章龙。

罗章龙是长沙第一联合中学学生。他后来回忆说:“一九一五年我在校会客室外,偶然发现二十八画生的《征友启事》。启事是用八裁湘纸油印的,有几百字,古典文体,书写用兰亭帖体,很像润之后来写诗词的字体。启事大意是要征求志同道合的朋友,原文有句云:‘愿嘤鸣以求友,敢步将伯之呼。’从内容看出,启事是经过考虑的,不是随便写的。”他便写了封信给毛泽东,愿意交朋友,署名纵宇一郎。3天后得到毛泽东的回信,写着《庄子》上的两句话:“空谷足音,跫然色喜”,约星期天在定王台湖南省立图书馆相见。毛与罗见面时没有一句应酬话,开始就问最近读了什么书,写了什么文章。谈了3个小时,从治学谈到处世、人生、宇宙观与社会改造等问题。

从此,罗章龙与毛泽东等人过从甚密,积极参加爱国青年活动,他们之间的友谊被称誉为“管鲍之交,后无来者”。1918年4月,罗章龙成为新民学会的第一批会员。

新民学会成立前后的几个月,大家经常讨论往何处去的问题,结论是必须向外发展,走出湖南,走向全国,走向世界。当时还不知道赴法国勤工俭学的事,何叔衡提出到日本去。经过反复商议,公推罗章龙先行投石问路。行前,毛泽东和新民学会的其他成员,在长沙城北门的平浪宫会餐,为罗饯行。分别时,毛泽东又到码头送行,当面交给罗一个信封,说内有一首诗相赠,这便是他以“二十八画生”笔名写的《七古·送纵宇一郎东行》。字里行间,映照了他们之间的友情,表述了吞吐宇宙般的豪情壮志和博大胸怀。

云开衡岳积阴止,天马凤凰春树里。
年少峥嵘屈贾才,山川奇气曾钟此。
君行吾为发浩歌,鲲鹏击浪从兹始。
洞庭湘水涨连天,艟艨巨舰直东指。
无端散出一天愁,幸被东风吹万里。
丈夫何事足萦怀,要将宇宙看稊米。
沧海横流安足虑,世事纷纭何足理。
管却自家身与心,胸中日月常新美。
名世于今五百年,诸公碌碌皆馀子。
平浪宫前友谊多,崇明对马衣带水。
东瀛濯剑有书还,我返自崖君去矣。

罗章龙此行未能赴日。当他抵达上海时,听说日本发生迫害中国侨民的风潮,便激于义愤,退船票登岸,终止赴日之行,返回了湖南。

1918年8月,毛泽东偕罗章龙等新民学会会员到北京,为赴法勤工俭学做准备。一行8人租了3间小屋,毛泽东和罗章龙等4人同住一间。每间房有一铺大炕,人多炕窄,只能骈足而卧。毛泽东在《新民学会会务报告》中记述此事:“八个人聚居三间很小的房子里,隆然高炕,大被同眠。”8个人只有两件外套,出门时轮流着穿。生活很苦,但大家从中得到了锻炼,却也不以为苦,甘之如饴。这种生活一直维持了半年,随着萧子升等赴法、毛泽东回湘、罗章龙考入北大而告终。

1919年12月中旬,毛泽东率领湖南驱张运动代表团到北京请愿。甫一进京,便到北大找到罗章龙,会商发动湖南在京乡党,组织湖南旅京学生联合会。罗章龙配合毛泽东做发动工作,共聚集了数百人。他们先是在北大召开慰劳湖南代表团大会,继而在湖南会馆举行群众大会,游行到北京政府门前请愿,声势大振。最终,驱张运动取得胜利。

党的三大以后,毛泽东和蔡和森、罗章龙都进入中央局,根据工作需要,他们三家来到上海,在闸北三曾里找了一所房子作为中央办公处,这就是有名的三曾里三户楼。毛泽东、杨开慧是一户,带两个孩子住前厢房;蔡和森、向警予是一户,住毛家隔壁;加上罗章龙共三户,所以称这所房子为三户楼。对外就说是一家子,户主是向警予。据罗章龙回忆,三户楼诸人工作非常紧张,如起草文件、决议,为《向导》及党报撰文,经常静思澄虑直至深夜,但大家以革命为信仰,生活十分有朝气。“同心若金,攻错若石”、“团结一致,同舟共济”,是大家遵守的信条。当时,罗章龙曾写诗记述三户楼,诗中有云:“亡秦主力依三户,驱虏全凭子弟兵。谊结同心金石固,会当一举靖夷氛!”

1927年党的八七会议后,罗章龙协助毛泽东策划发动了秋收起义。此后,毛泽东带领起义部队上了井冈山,和罗章龙再未谋面。

参考文献



1.罗章龙.椿园载记.北京:三联书店,1984.

2.中国中共党史人物研究会.中共党史人物传 第59卷.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7.





来源:《集邮博览》总第416期,从电视剧《觉醒年代》的海报说起—读罗章龙信札和签名封,作者:刘格文




阅读:
录入:007com

评论 】 【 推荐 】 【 打印
上一篇:列支敦士登圣诞邮票欣赏
下一篇:第1277期 冬至|数九消寒 烹茶品茗
相关新闻      
本文评论       全部评论
发表评论


点评: 字数
姓名:

  • 尊重网上道德,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各项有关法律法规
  •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导致的民事或刑事法律责任
  • 本站管理人员有权保留或删除其管辖留言中的任意内容
  • 本站有权在网站内转载或引用您的评论
  • 参与本评论即表明您已经阅读并接受上述条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