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7月13日 《中国集邮报》第50期第2版刊登《故宫特展有这样一位美丽的讲解员》)
“谢谢大家参观故宫特展,我是讲解员李欣南。故宫特展分为四个单元,第一单元‘江山多娇’选取壮美山河主题邮票《长江》《长城》《黄山》《黄河》,对应故宫博物院藏《四景山水图》《五岳图》《千里江山图》的影像,展现祖国的大好河山。下面让我们一起来欣赏《长江》《长城》《黄山》《黄河》邮票画稿……”
讲解员李欣南美妙的开场白,不仅让现场的观众耳目一新,也让记者瞬间有了采访她的想法。李欣南讲解结束后,经有关领导同意,记者邀请她到展厅隔壁的故宫书屋,对她进行了采访。
“听得出,你的讲解很用心,是临阵磨枪?还是之前就对邮票有兴趣?”记者问。
“我只是初入门的一个小角色。我入职刚4年,在中国集邮有限公司财务部门工作,集邮知识对我来说一直是个缺憾。之前因为听了邮票设计大师邵柏林先生的一次讲座,我开始对邮票痴迷了。其实,我第一次对邮票感兴趣,是2017年我去南京参加国际集藏博览会,感觉我之前认识的邮票好像不一样了。
5月18日在故宫博物院斋宫开展的“国家名片 紫禁瑰宝——故宫主题邮票特展”,我有幸成为一名讲解员,我开始去了解、挖掘邮票背后的故事,因为邮票背后很多的故事是我们在邮票上看不到的,只有在了解之后才会知道邮票有多珍贵。作为一名财务工作者兼集邮爱好者,这次讲解员的经历,让我感到特别骄傲。因为这次特展,是故宫文物和故宫主题邮票第一次珠联璧合的展出,特别是与52套故宫主题邮票同框亮相的25件故宫文物,件件是国宝啊!”
中国集邮有限公司李欣楠正在讲解清乾隆款脱胎朱漆菊瓣式盒与《中国古代漆器》特种邮票之四
记者问她所说的“在南京参加国际集藏博览会,感觉我之前认识的邮票好像不一样了”,具体是什么不一样时?她回答说:“我感觉的不一样,是邮票从过去的实用价值向现在的收藏价值的转变吧。我小时候还写信,还会贴邮票,那时候的邮票对我来说是一个邮资凭证。在南京国际集藏博览会上,我发现每套邮票都有和以往不一样的样子,更具有收藏价值了,而且我也的确从那个展览之后开始收集自己喜欢的邮票了。”
记者问:“这次展览应该说对你来说是一个契机,或者是一个助推器,以后你对邮票可能会更感兴趣吧?”李欣南不假思索地说:“我相信,我会从一个感兴趣者到一个热爱者吧!”
记者又问:“如果将来中国集邮有限公司再举办这样的展览,你还会争取当一名讲解员吗?”“当然会!此次展览每一位讲解员都是优秀的,我需要补充的知识太多了。”她表示:“如果可以的话是我的荣幸,如果不可以的话我也不觉得可惜,因为每次经历对我来说都是一次很重要的成长”。
转自《中国集邮报》王宏伟
责编:潘晨、周凯
排版:孙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