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金面具、青铜人像、青铜尊、玉琮、玉璧、金箔、象牙……今年3月,曾于1986年震惊世界的三星堆遗址以其惊人的新发现再次震撼世人。伴随着新文物的出土,三星堆标志性的青铜神树、青铜面具等文物也再次引发广泛关注。
殷代是我国青铜发展史上的第一个高峰,西周青铜器品种已经非常丰富,有许多铸工精湛、造型雄奇的重器传世,且多有长篇铭文,如最早记载“中国”二字的何尊、能证实武王伐纣这一事件的利簋等。
东周青铜器则普遍采用更高水平的制作工艺,造型独特、结构精巧,如现存于故宫博物院的龟鱼纹方盘、 莲鹤方壶等。

在国际史学界,三星堆被称为“独一无二的青铜文明”、“中国的第五大文明”、“可与世界范围内的任何青铜器媲美”,那三星堆发现的青铜器有什么特别之处呢?
三星堆出土的青铜器不仅有像以上所提到的商代风格的青铜器,还有很多具有本土特异色彩的人像青铜器,这在之前的发现中是几乎没有的。
金面罩头像通宽19.6、通高42.5厘米。铜头像为平顶,头发向后梳理,金面罩用金皮捶拓而成,大小、造型和铜头像面部特征相同,眼眉部镂空,制作颇为精致,给人以权威与神圣之感。
2001-20《古代金面罩头像》特种邮票
(2-1)T 三星堆金面罩头像
设计者:王虎鸣
发行日期:2001年10月12日
该面具高31.5、宽77.4、通高82.5厘米。面具双眼眼球呈柱状外凸,双耳向两侧充分展开,额铸高约70厘米的夔龙形额饰。出土时,尚见眼、眉描黛色,口唇涂朱砂,在三星堆各类人物形象中颇显特出。一般认为,面具的眼睛大致符合史书中有关蜀人始祖蚕丛“纵目”的记载。

该人像底座直径10 、座高5.3、通高15.6厘米。此器由山形座和跪坐顶尊人像两部分组成,山形座座腰上铸饰扉棱,座上有婉曲朴雅的镂空花纹。人像上身裸露,下身着裙,腰间系带。人像头顶一带盖铜尊,双手上举捧护圈足尊腹部。表现的应是古蜀国巫师在神山顶上跪坐顶尊以献祭神天的情景。
2012-22《三星堆青铜器》特种邮票
(2-2)T 三星堆青铜器·喇叭座顶尊跪坐人像
邮票设计者:千哲
发行日期:2012年9月26日
《三星堆青铜器》邮票把时空浓缩在有限空间,通过视觉图像体现三星堆文化的面貌和价值,展现出三星堆文化在中华五千年文明史中的重要价值和历史地位,尽可能在方寸之间承载三星堆文化神秘、精美、震撼的视觉张力,传递出“三星堆文明”独具特色的地域文化特征。
人像高180、通高260.8厘米。雕像系采用分段浇铸法嵌铸而成,身体中空,分人像和底座两部分。人像头戴高冠,身穿窄袖与半臂式共三层衣,衣上纹饰繁复精丽,身佩方格纹带饰。其双手手型环握中空,两臂略呈环抱状构势于胸前。脚戴足镯,赤足站立于方形怪兽座上。其整体形象典重庄严,似乎表现的是一个具有通天异禀、神威赫赫的大人物正在作法。
2012-22M《三星堆青铜器》特种邮票小型张
图名 三星堆青铜器·大立人像
小型张设计者:张强
发行日期:2012年9月26日
《三星堆青铜器》特种邮票小型张主图为大立人像,背景以青铜器外型中心的位移衬线作为装饰,不断向外发散的衬线似年轮又如声波,既象征着三星堆在长江上游文明的中心地位,也象征着悠久但影响深远的古蜀国灿烂青铜文化,充满地域感。背景中的人物面具装飾图案也彰显了古蜀国浓郁的宗教文化和强烈的地域性。
中国集邮有限公司联手三星堆博物馆,选取三星堆青铜器物中典型的“纵目青铜面具”、“神鸟纹”、“鱼纹”、巴蜀图语等元素,重磅推出联名“一封穿越时空的神秘来信”邮折徽章套装,让您近距离欣赏古蜀文明中别具特色的青铜器。
此次联名邮折徽章套装由两部分组成,邮折部分提取三星堆博物馆经典文物——三星堆纵目青铜面具的形态特征作为设计基础,结合熊猫邮局IP熊猫YOYO形象进行设计,邮折内含《古代金面罩头像》特种邮票1枚、《三星堆青铜器 • 戴冠纵目面具》《三星堆青铜器 • 喇叭座顶尊跪坐人像》特种邮票2枚,《三星堆青铜器 • 大立人像》小型张1枚,既体现年轻、时尚化的设计感,又能传达历史文化底蕴的厚重感。
套装内除了邮折以外,还配有一枚三星堆青铜人面像金属徽章。徽章采用掐丝珐琅工艺,以三星堆青铜人面像为原型,结合邮票锯齿边缘造型进行设计,完美地将三星堆文化与邮政文化相结合。同时在设计上对色彩进行大胆的创新搭配,以鲜明的撞色珐琅填彩搭配磨砂质感的金属边框。徽章背卡以神秘巴蜀图语进行设计,古老文化元素以全新面貌得以展现。
这套《一封穿越时空的神秘来信》邮折徽章套装,将文明的厚重感和熊猫的可爱形象完美结合,用“文化”丰富产品内含,让“文物”走进人们生活。
文明的晨光在此延续,美好的寄语自此传递。收藏本产品,可关注中国集邮有限公司京东旗舰店和各省中国集邮网点。
资料提供:四川广汉三星堆博物馆、熊猫邮局
撰稿:郗爽、秦敏、杨杰(熊猫邮局)
图片拍摄:朱冠群
编辑:周凯、赵家根
排版:孙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