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新闻

名家说特展|集邮家李近朱看“国家名片紫禁瑰宝”故宫主题邮票特展

[日期:2021-05-18] 来源:中国集邮  作者: [字体: ]


李近朱

图片


中央电视台高级编导。《话说长江》《再说长江》等纪录片编导、总编导。湖北邮政长江文化主题邮局名誉局长。


中华全国集邮联合会第六届副会长邮集作品曾多次获得国家、国际、世界金奖大镀金奖等奖项。发表集邮文章及学术论文300余篇


《中国集邮史(1878一2018)》主编。


图片
紫禁瑰宝共方寸邮色
图片

                   

古有“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名句。说的是,两种佳境“共”现更绝美景色。日前,赴北京紫禁城斋宫,观看了名为“国家名片,紫禁瑰宝”的展览。其间,故宫馆藏国宝与有“国家名片”尊谓的邮票共展陈。一个“共”字,显示了两种魅力的动人之美。


中国集邮有限公司和故宫博物院的“共”展,斋宫里所见邮票与国宝之重,正是紫禁瑰宝与方寸“共”一色


这里,我看到了两个“互动”,一个效果;两个“故宫”,一个实力。


说到两个“互动”,一是方寸邮票的主题和图案与故宫国宝文物的“互动”,亦即文物实物与方寸铭记相对应。无论是景泰蓝元代缠枝莲纹鼎式炉、明代出戟花卉纹花觚、清代兽面纹提梁卣、明代缠枝莲纹直颈瓶,还是北宋的钧瓷、明代龙泉瓷,以及金铜佛、青铜器、漆器、和田玉制、明清家具以及古画“洛神赋图”、书法“兰亭序”等,25件文物真迹(因气候仅书画为复制品)皆一一对应了以实物为图案的邮票。故宫工作人员观后言之,邮票为文物“美容”了。指的是,邮票将文物上很难看清的迹痕,作了不失真的修整,更好的展示了文物真貌。展陈中,能看到国宝文物出现在小小邮票上,这让不集邮的社会受众感到新奇;能看到邮票所铭记的国之瑰宝实物,这又让广大集邮者感到亲切。这个双向对应式的“互动”,是紫禁城举办邮票之展的一个特色。


另一是宫中之览与宫外之鉴的“互动”。毕竟,观看紫禁瑰宝实物展陈常有局限。细览精研,向深品鉴,则因时空之囿,总无随身随时览鉴可能。但当你拥有铭记这些国宝文物的邮票时,这个愿望便可实现。放到身边,藏在宅中,邮票便成为展陈中华文物的一个小小博物馆,且就建筑在了自己身边。于是,从故宫到家中,两个空间可以互动相融,这些珍贵文物就若伫立在眼下身旁了。


两个“互动”,带来一个效果。那就是让深蕴中华传统文化的瑰宝“活”起来,让铭记国宝形貌的邮票“动”起来。诚如古诗所云:“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双向来看,这是深宫中至高至上的国之瑰宝,以特殊形式的再展陈,且因邮票的铭记与广布,而使大国之光熠熠生辉。这又是邮政、邮票与集邮界域深化文化内涵的一个生动宣示,让人们眼见为实的看到国家重器在邮票二度创作中真实与生动的刻画。无疑,这又加重“国家名片”的份量。


再说另一感端:两个“故宫”,一个实力


身在斋宫,既看到方寸邮花的璀璨绽放,也看到紫禁国宝的深厚与瑰丽。在这里,它们息息相关:邮票真实铭记了故宫瑰宝,故宫瑰宝印证了文物邮票之实。于是,人们切实感到自己正置身于故宫这一神圣文化历史殿堂之中,自己正可能且可以拥有一个以邮票构筑的“方寸故宫”。这就在“国家名片,紫禁瑰宝”展览中,人们看到的两个“故宫”:一个是斋宫之外历时600年位于北京中轴线上的故宫,一个是“国家名片”上铭记了国之大藏的方寸“故宫”。这两个有实有虚的“故宫”影像,实为彰显国家形象的一个“共”筑


于是,“两个故宫”的这个“共”筑,体现了一个实力,那就是中华传统文化的实力,这是推动社会发展的又一基础。紫禁城之展从两个载体,即“国家名片”和国之瑰宝本身,体现了对于传统文化价值和意义的认知与践行:要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以时代精神激活传统文化的生命力


当人们在紫禁城中观看邮票所铭记的国宝真迹时,当人们惊艳于小小邮票承载了国之重器的形象时,这两个“互动”所带来的效果,以及这两个“故宫”所体现出的实力,正为邮政、邮票、集邮步出小圈子走向大社会,提供了一个有价值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

编辑:周凯

责编:潘晨

排版:孙旗



阅读:
录入:007com

评论 】 【 推荐 】 【 打印
上一篇:第1157期 国际博物馆日|“国家名片 紫禁瑰宝”故宫主题邮票特展邀你来看
下一篇:《美丽中国》(三)普通邮票今天发行
相关新闻      
本文评论       全部评论
发表评论


点评: 字数
姓名:

  • 尊重网上道德,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各项有关法律法规
  •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导致的民事或刑事法律责任
  • 本站管理人员有权保留或删除其管辖留言中的任意内容
  • 本站有权在网站内转载或引用您的评论
  • 参与本评论即表明您已经阅读并接受上述条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