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新闻

中国人民革命战争时期邮票发行90周年纪念大会暨学术研讨会在中国邮政邮票博物馆举行

[日期:2020-11-28] 来源:集邮博览  作者: [字体: ]
铭记革命历史,弘扬革命精神


中国人民革命战争时期邮票发行90周年纪念大会暨学术研讨会在中国邮政邮票博物馆举行






 2020年11月26日,由中华全国集邮联合会主办的中国人民革命战争时期邮票发行90周年纪念大会暨学术研讨会在中国邮政邮票博物馆举行。第十二届全国政协副主席王家瑞出席纪念大会并为中国人民革命战争时期邮票珍品展揭幕,国家邮政局局长马军胜,国家邮政局副局长、中华全国集邮联合会会长戴应军,中华全国集邮联合会常务副会长赵晓光,中国邮政集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中华全国集邮联合会副会长康宁等出席纪念大会。


 马军胜在纪念大会上发表讲话时指出,中国人民革命战争时期邮票集中反映了我党从建立红色苏维埃到建立抗日民主政权,从开辟解放区到争取民族独立与解放建立新中国的伟大革命历程。

 这些邮票以党的奋斗纲领和革命立场为方向,在方寸天地中宣传了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描绘了我党领导人民推翻三座大山,为国家、为民族、为人民奋斗的历史轨迹,镌刻了从工农红军到八路军、新四军再到人民解放军的发展历程,雄辩地说明了“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没有人民的军队,便没有人民的一切”。

 中国人民革命战争时期邮票不仅是中国邮票中的瑰宝,更是珍贵的革命历史文物,是一部部浓缩的中国革命战争史、革命根据地建设史、人民军队胜利史、人民政权发展史,既是研究中国革命发展历程、中国邮政和中国邮票的重要史料,也是学习中国革命史、进行革命传统教育的生动教材。作为红色政权的见证,中国人民革命战争时期邮票的发行和使用,在中国邮政史、中国邮票史、中国集邮史,乃至在新民主主义革命史上,都有着重要意义。

 纪念中国人民革命战争时期邮票发行90周年,就是要进一步强化中国人民革命战争时期邮票的研究、发掘、宣传等工作,深刻认识这一时期邮票对中国革命的重要贡献和在中国邮政、中国邮票、中国集邮发展中的重要地位,充分发挥中国人民革命战争时期邮票的宣传教育作用,引导人民群众从一枚枚浸润着烈士鲜血和战火硝烟的方寸邮票间,牢记历史,不忘初心,传承革命精神,弘扬革命传统,让革命事业薪火相传、血脉永续。

 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我国将进入新发展阶段,站在“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点,我们要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牢牢把握正确的政治方向,主动承担起促进满足人民文化需求和增强人民精神力量相统一的重要责任,努力用邮票讲好中国故事、展现中国精神、体现中国力量,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为促进中国人民革命战争时期邮票的学术研究,中华全国集邮联合会今年组织开展了全国集邮学术研究活动,国家邮政局副局长、全国集邮联会长戴应军,中国邮政集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康宁为纪念中国人民革命战争时期邮票发行 90 周年学术论文一等奖作者颁奖。

大会下午举办了学术研讨会。论文获奖作者及评委分别发言。




中国人民对外友好协会原会长、北京新四军研究会名誉会长陈昊苏11月18日专门为本次纪念活动撰写了题为“纪念红色邮票发行九十周年”的诗文:人民邮政山林启,浴血征程九十年。百战传书金不换,千秋创业胜无前。江山唯美神奇地,寰宇大同擎爱天。世纪辉煌新进取,基因红色凯歌旋


展览
现场



 中国人民革命战争时期邮票,是指中国人民革命战争时期由中国共产党创建的革命根据地、抗日民主根据地和解放区的交通、邮政机构所发行的邮票。这些邮票历经了土地革命战争、抗日战争和全国解放战争时期,是这一时期重大事件、重要变革的历史见证。
 1930年,赣西南赤色邮政总局和闽西交通总局分别发行了人民政权的第一批邮票,揭开了中国人民革命战争时期邮票发行的历史序幕,开创了人民邮政新纪元。从那时起到新中国成立之初,先后有70多个地区、170多个邮政机构,发行约500套、共计2400余种邮票,真实地记录了人民邮政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不断发展的光荣历史,见证了中国人民在共产党领导下不畏艰险、前赴后继、英勇奋斗的光辉历程。
 在纪念大会当日,还举办了中国人民革命战争时期邮票珍品展,展出了反映中国革命战争时期邮票全貌的《中国解放区邮票(1930-1950)》《华北解放区邮票》《东北解放区邮票》《华东人民邮政》《西北解放区邮票》《西南解放区邮票》《中南解放区邮票》展品50框。


来源:中华全国集邮联合会
摄影:邸亚峥


阅读:
录入:007com

评论 】 【 推荐 】 【 打印
上一篇:2020年3至4月纪特邮票发行量公布
下一篇:邮票设计家邵柏林作品展在线观(多图预警)
相关新闻      
本文评论       全部评论
发表评论


点评: 字数
姓名:

  • 尊重网上道德,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各项有关法律法规
  •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导致的民事或刑事法律责任
  • 本站管理人员有权保留或删除其管辖留言中的任意内容
  • 本站有权在网站内转载或引用您的评论
  • 参与本评论即表明您已经阅读并接受上述条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