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从古至今,古玩一直是社会上少数达官贵人玩赏收藏的市场,只是因为文化革命对于古玩艺术品的破坏和对于传统文化的唾弃,使得懂得古玩的人群形成断层,古玩资源毁灭无数。改革开放以后,这一荒废多年的市场才开始慢慢恢复起来。最初的收藏人群常常是那些出身文化世家和文革抄家退还家庭以及少量误打误撞喜欢上古玩的人群。这时的古玩交易没有什么明显的投资效益,人们都是出于喜好而执着于中。
1992年以后,内地开始出现文物艺术品拍卖市场,那时的拍卖品一半以上还都是由海外藏家买走的。内地买家基本都是边学边玩,买了再卖,倒来倒去地做点小生意。而古玩的市场价格一直到2000年前后都没有多少上涨,内地藏家群体却在这一段时间中摸爬滚打出来,逐渐成为拍卖行、古玩商和收藏家的主力。此时,已经出现了大批仿造劣质假货的制假者。而这时的拍卖行还很难挣到钱,一直处于赔本赚吆喝的境况。
新中国建国以后,“大锅饭”体制使得百姓一直生活于贫困线一带。改革开放,给人们带来致富的可能。于是,全民拜金主义逐渐达到疯狂的畸形地步:举国上下的人们,不注重名誉,不在乎信誉,不关心口碑,也不在乎健康,一门心思挣钱。
随着市场买家群体的不断扩大,古玩价格出现了明显上涨,尤其当2003年7月份开始的拍卖市场井喷,开始吸引大量从来没有接触过古玩艺术品的业外人士进入市场,他们发现古玩能挣钱,不管懂不懂,就都蜂拥进来。
见到有利可图,拍卖行也大量涌现。为了能够挣到钱,拍卖公司都尽可能对外夸大古玩的投资属性,把手持现金想投资挣钱的大款们拉进来。后来,这些外行生力军对于拉高古玩价格起到了很好的接盘作用。这里面有许多人走对了路,尝到了甜头,像收藏大鳄刘益谦、朱绍良等;但也有买假的,有买贵的,因而伤了一些行外的投资客;而买假的会找拍卖行退货,明明是几百年前的东西非要拍卖行保真;买贵的会拿回来送拍,给拍卖行带来不少麻烦。遇到诸多麻烦之后,拍卖行开始说实话:古玩本来就不是用来投资的,是把玩和收藏的,不懂的人别碰,找到好老师或弄懂了再来。
而在各地的古玩市场上,尤其那些二三线城市里,在本来就没有多少藏品资源和专家资源的地方,似懂非懂的“砖家”比比皆是,假货更是充斥天下,编故事,“挖坑”、“欺生”、“宰熟”屡见不鲜,恶性循环,人人相欺,坑害了一大批人。
作假者越来越猖獗,高仿水平登峰造极,骗人没商量,打眼无数。许多人以为古玩很好学,随便找个老师,读本书,混个一知半解,就上手买东西,被骗后又怕砸手里,拿着假货再去骗人,所谓的“国宝帮”也就应运而生了!
2009-2011年,市场的再次高潮又拉进来一大批投资者,甚至还有各类艺术信托与基金。至今,很多当时买到东西的人还没有解套。
最终,在古玩市场里赚钱的是那些下手较早,选路对头,边买边学,学有所成的业内人士。
如今,在古玩市场受到伤害和欺骗的人对市场充满了仇恨,外面的有钱人对这个被妖魔化的地方更充满了恐惧,望而却步。市场已经连续四年处于调整下滑阶段而起色不明显,不管拍卖行如何忽悠,外面的企业家、投资者仍然十分警惕地看着这个市场。
未来,古玩市场的健康成长仍需要人们了解古玩艺术品的真正含义,降低对它的投资预期,认识到这不应该是一个大众投资市场!大家要真正培养自己对于古玩的喜爱,发现其装饰意义和把玩乐趣,拜好老师,多读书,多去博物馆。也许,随着拜金主义风潮降温,等到大家都真正尊重和喜爱传统文化的那一天,内地的古玩市场才会规范和成熟起来! 袖珍织绣诞生于2003年年底,自成系列,深受广大收藏者喜爱。袖珍织绣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大胆创新,将传统技艺与现代艺术元素互相渗透,以线代墨,所有图案和全部文字都是织绣而成,每件袖珍织绣均用线近千米。画面典雅清秀,设计高贵,艺术品味十足,横如长卷,竖如立轴,方如镜片,尺幅虽小,但尽展大千风情。袖珍织绣从2007年开始已全部实行编号发行,每枚织绣都打有编号,每套数量严格控制在2200枚内,是不可多得的艺术品。专利产品 名家设计。 部分品种售缺!
名 称 |
行 情 |
各年年册(均不含评选张) | |
2016年册10枚全(年底寄) | |
2015年册10枚全(正号版) | |
2015年册10枚全(错号版) | |
2014年册10枚全 | |
2013年册10枚全(辰版) | |
2013年册10枚全(生版) | |
2012年册10枚全 | |
2011年册10枚全 | |
2010年册10枚全 | |
2009年册10枚全 | |
2008年册10枚全 | |
2007年册10枚全 | |
2006年册10枚全 | |
2005年册10枚全 | |
2003年1枚加2004年8枚 年册9枚全 | |
长卷 |
|
《八十七神仙卷》由唐代著名画家吴道子创作,场面之宏大,人物比例结构之精确,神情之华妙,构图之宏伟壮丽,线条之圆润劲健,是我国美术史上罕见的经典传世之作,是艺术史上的一个伟大奇迹。 | |
有“中华第一神品”之称的《清明上河图》,现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清明上河图》千余年来,此画声名显赫,广受青睐,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和艺术价值,是中国绘画史上一幅历史性的代表作,是极其珍贵的绘画艺术瑰宝。 | |
![]() |
《百骏图》,中国十大传世名画之一, 《百骏图》描绘了姿态各异的骏马百匹放牧游息的场面,马匹用笔细腻,注重于动物皮毛质感的表现。全卷色彩浓丽,构图复杂,风格独特,别具意趣。郎世宁(1688—1766)意大利米兰人,清康熙帝五十四年(1715)来到中国,到京后约于雍正元年(1723)进入如意馆,成为宫廷画家。 在绘画创作中,郎世宁融中西技法于一体,形成精细逼真的效果,创造出了新的画风,是一位深受康熙、雍正、乾隆三世器重的画家。 1080元 |
GJ2015-1(1-1)百骏图 | |
号外专题 |
|
《红楼梦-金陵十二钗》袖珍织绣布局得当、意境清新,人物神态贴切逼真、服饰华贵艳丽,画面上身世地位大相径庭、性格志趣迥然相异的十二钗,栩栩如生,呼之欲出。亭台水榭、假山花草着色简淡又备见精巧,处处让收藏者感受到袖珍织绣艺术的风采和魅力。其判词书法劲峭飘逸,笔势洒脱,风华自足。 | |
《水浒传》作于元末明初,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用白话文写成的章回小说,是中国四大名著之一。一部《水浒传》给我们塑造了许多家喻户晓的英雄,耳熟能详的故事。 | |
走进老行当,就像回到那温暖、鲜活、风情醇厚的年代,随着时代的变迁和时间的推移,有的老行当已淡出人们的视线正渐行渐远;有的已彻底湮灭在历史的长河之中;有的一路艰辛走来在执着中坚守。这些五花八门的老行当,它记述了历史的昨天,让人铭记,让人怀念。 | |
“孝道”是我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之精髓,由历代二十四个孝子从不同角度、不同环境、不同遭遇行孝的故事集而成。《二十四孝图》序而诗之,用训童蒙,流传甚广。 | |
单枚年册 |
|
????卽????睨? TR> | |
SC2009-6(T) 六一儿童节——掩耳盗铃 | |
2015年 |
|
55元 | |
2016年 | |
2016-1 丙申年-猴 |
|
2016-2 中国古代名画- 孙位 高逸图 |
|
2016-3 中国古代名楼-黄鹤楼 |
|
2016-4 中国古代名画--文征明 沧溪图 |
|
2016-5 中国古典文学名著-隋唐演义 |
|
2016-6 中国古代书法-欧阳询 张翰思鲈帖 |
|
2016-7 纪念中央红军长征胜利八十周年 |
|
2016-8 孙中山诞生150周年 |
|
2016-9 中国古代书法-王羲之 初月帖 |
|
2016-10 中国古代名画-周昉 挥扇仕女图 |
|
PX-13 第十二届袖珍织绣评选纪念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