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陈兴多正在翻看藏品
藏品《银花遍地》
藏品《精忠报国》
他的主业是雕花,现经营着一家红木加工厂,但工作之余却有收藏连环画、年画的雅好,经过多年的不懈努力,手头已有年画2000多幅。
新春佳节,家家户户张贴年画曾经是一件重要的民俗活动,增添了过年的独有味道。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家居环境跟着变化,如今,仅在一些农村还保留着贴年画的习俗,年画逐渐淡出了人们的视野,在生活中已越来越难觅其踪影。
1962年出生的新渥镇祠下村陈兴多因收藏了大量连环画曾经在本报以《他,收藏了20000多册连环画》为题作过报道。近日,他又报料,说还有一件“稀罕事”:在收藏连环画的同时,也收藏了大量年画。
记者在他家一间并不宽敞的楼房中,看到有两个房间堆满了各类藏品,也听闻了收藏过程中的一些“小故事”。
几番寻觅,少年“最爱”终到手
“这幅《丰收忙》,我少年时就很喜欢,留下了深刻印象。”陈兴多说。画面中,有三位少年一起抬着装满金黄玉米蒲的箩筐在倾倒,面前的玉米已堆得像小山一样。“每个玉米蒲形状、颜色各不相同,颗颗玉米粒饱满、清晰,小孩神态、动作形象逼真,可见作者绘画功底深厚,表现手法一流,堪称精品。”
这幅年画在从小喜欢绘画的陈兴多脑中挥之不去,但因种种原因终未到手。直到两年前,有一次与河南一李姓藏友交流时才有了线索。由于该年画印刷于上世纪70年代初,年份太久,只记得画面,已不记得标题了。经过多次沟通,李姓藏友终于找到了这幅已经被人使用过的年画,上写“1973年1月31日,孙东明、屠江玲赠送北师幼儿园留念”字样。
这位藏友也是一个连环画、年画收藏迷,说价格高一些也不卖,但可以用两本《渔岛怒潮》(上、下册)连环画交换。还好,陈兴多手头刚好有这两本连环画,市场价约600元。为了得到心爱的《丰收忙》年画,他只得忍痛割爱。
不惜代价,为得到心仪年画
陈兴多对年画收藏情有独钟,达到痴迷的程度,为了得到喜欢的作品,可以说不惜代价。他得知哈尔滨有一位藏家拥有400多幅年画,并有意转让,就进行联系,从中挑选了200幅,交换条件是要求陈兴多提供7万多元价值的红木家具及物品。陈兴多先后提供了床、沙发、茶台、摇椅、餐桌等10多件红木及石雕产品,才如愿得到年画。
还有一位河南藏友,在上海摊位上有400多幅年画,多是上世纪80年代的作品,有意整体转让。陈兴多得知后就花近5万元把摊位上的年画盘了下来。
去年2月,陈兴多在上海一位王姓藏友手中又花1.5万元购得了许多价值较高的年画。
多年来,陈兴多为了年画收藏,前前后后投入了大量资金,按市场价估算,目前已拥有了价值30多万元的藏品。
“我的年画许多都是‘宝贝’”
“这幅《百万雄师渡长江》出版于1959年,定价0.15元,实际售价0.12元,现在市场价8500元。我收藏的这幅因有缺损,品相不够好,价值就会打折扣。这幅《银花遍地》出版于1964年,人物形象生动饱满,画面层次感强烈。还有这幅《花木兰》出版于1962年,乃出自名家李慕白、金雪尘之手,市场价格都在上万元。”面对摊开的一幅幅年画,陈兴多如数家珍。
当翻开一幅《姑嫂选笔》时,陈兴多很是兴奋,称赞其高超的绘制水平。他介绍,这幅画10多年前在苏州做木雕时就在古玩市场看到过,当时,卖家叫价300元,可由于当时一时犹豫,没有出手,很是遗憾。去年2月,他在上海一位王姓藏友处获悉有这幅画,要价4000元,最后,经过讨价还价以3500元成交。
由于爱好收藏,一些圈内朋友也会给予协助。一位缙云漆匠业务上得到过陈兴多帮助,得知他有收藏的爱好,就把一幅1962年出版、品相极佳的《回荆州》年画送给了他。如今,这幅年画的市场价已达到万元。
陈兴多的年画收藏范围广,涉及百姓喜爱的名著、民间故事、神话传说、历史人物等,但上世纪五六十年代、文革期间的作品占有很大的比例,许多品种在国内已属稀有,市场价值较高。“年画是一个新兴的收藏品种,从目前的收藏行业来看,热衷年画收藏的藏家并不多,年画的潜力还没有被充分挖掘出来,更未被藏家充分炒作,是冷门收藏的‘潜力股’,应该有较好的增值空间。”陈兴多从爱好连环画、年画,并把此当成学习绘画的“老师”,加以观摩、临摹,最后,发展成业内小有名气的藏家,自有独到的见解。
链接
年画,俗称“喜画”。作为中国“年文化”的代表,它是中国民间最普及的艺术品之一。年画色彩鲜明、手法夸张、构图饱满、形象优美,闪烁着远古文明的奇光异彩,蕴涵着中华民族的遗风古韵,富有强烈的民族特色和浓厚的生活气息,已被列为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成为人们张贴或收藏的艺术品。
苏州桃花坞、天津杨柳青、山东潍坊和四川绵竹,是我国最著名的四大民间木刻年画产地,被誉为华夏“年画四大家”。
收藏年画要注意“久、好、少”,即年代是否久、品相画工是否好、存世量是否少,具备这些特点的老年画才有较高的投资和收藏价值。对于年画收藏新手来讲,专家建议,瞄准建国后名家精品比较适合。新中国成立后,大部分艺术家都参与了年画创作,其中不乏李可染、黄永玉、刘继卣、金梅生、李慕白等等名家作品。目前,20世纪80年代后的年画市场价位也较低,一般每张在几十元上下,最高的才100多元,经济投入不大,承担的风险也小,等待年画市场逐渐热起来后,能获得较好的收益。
名 称 |
行 情 |
各年年册(均不含评选张) | |
2016年册10枚全(年底寄) | |
2015年册10枚全(正号版) | |
2015年册10枚全(错号版) | |
2014年册10枚全 | |
2013年册10枚全(辰版) | |
2013年册10枚全(生版) | |
2012年册10枚全 | |
2011年册10枚全 | |
2010年册10枚全 | |
2009年册10枚全 | |
2008年册10枚全 | |
2007年册10枚全 | |
2006年册10枚全 | |
2005年册10枚全 | |
2003年1枚加2004年8枚 年册9枚全 | |
长卷 |
|
《八十七神仙卷》由唐代著名画家吴道子创作,场面之宏大,人物比例结构之精确,神情之华妙,构图之宏伟壮丽,线条之圆润劲健,是我国美术史上罕见的经典传世之作,是艺术史上的一个伟大奇迹。 | |
有“中华第一神品”之称的《清明上河图》,现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清明上河图》千余年来,此画声名显赫,广受青睐,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和艺术价值,是中国绘画史上一幅历史性的代表作,是极其珍贵的绘画艺术瑰宝。 | |
![]() |
《百骏图》,中国十大传世名画之一, 《百骏图》描绘了姿态各异的骏马百匹放牧游息的场面,马匹用笔细腻,注重于动物皮毛质感的表现。全卷色彩浓丽,构图复杂,风格独特,别具意趣。郎世宁(1688—1766)意大利米兰人,清康熙帝五十四年(1715)来到中国,到京后约于雍正元年(1723)进入如意馆,成为宫廷画家。 在绘画创作中,郎世宁融中西技法于一体,形成精细逼真的效果,创造出了新的画风,是一位深受康熙、雍正、乾隆三世器重的画家。 1080元 |
GJ2015-1(1-1)百骏图 | |
号外专题 |
|
《红楼梦-金陵十二钗》袖珍织绣布局得当、意境清新,人物神态贴切逼真、服饰华贵艳丽,画面上身世地位大相径庭、性格志趣迥然相异的十二钗,栩栩如生,呼之欲出。亭台水榭、假山花草着色简淡又备见精巧,处处让收藏者感受到袖珍织绣艺术的风采和魅力。其判词书法劲峭飘逸,笔势洒脱,风华自足。 | |
《水浒传》作于元末明初,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用白话文写成的章回小说,是中国四大名著之一。一部《水浒传》给我们塑造了许多家喻户晓的英雄,耳熟能详的故事。 | |
走进老行当,就像回到那温暖、鲜活、风情醇厚的年代,随着时代的变迁和时间的推移,有的老行当已淡出人们的视线正渐行渐远;有的已彻底湮灭在历史的长河之中;有的一路艰辛走来在执着中坚守。这些五花八门的老行当,它记述了历史的昨天,让人铭记,让人怀念。 | |
“孝道”是我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之精髓,由历代二十四个孝子从不同角度、不同环境、不同遭遇行孝的故事集而成。《二十四孝图》序而诗之,用训童蒙,流传甚广。 | |
单枚年册 |
|
????卽????睨? TR> | |
SC2009-6(T) 六一儿童节——掩耳盗铃 | |
2015年 |
|
55元 | |
2016年 | |
2016-1 丙申年-猴 |
|
2016-2 中国古代名画- 孙位 高逸图 |
|
2016-3 中国古代名楼-黄鹤楼 |
|
2016-4 中国古代名画--文征明 沧溪图 |
|
2016-5 中国古典文学名著-隋唐演义 |
|
2016-6 中国古代书法-欧阳询 张翰思鲈帖 |
|
2016-7 纪念中央红军长征胜利八十周年 |
|
2016-8 孙中山诞生150周年 |
|
2016-9 中国古代书法-王羲之 初月帖 |
|
2016-10 中国古代名画-周昉 挥扇仕女图 |
|
PX-13 第十二届袖珍织绣评选纪念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