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币是可以用来收藏投资的品种吗?这是不懂收藏投资的人发出的惊讶语。
钱币当然可以作为收藏投资的品种,因为钱币除了具有消费的实用功能、投资的增值功能,还具有欣赏的审美功能、史料价值的文物功能等等,所以钱币已经成为中国最大众的、与邮票和磁卡齐名的收藏投资之三大巨头品种,其投资收藏的大众化程度仅排在邮票之后。
那么,中国历史上出现过的5次巨大钱币收藏浪潮到底发生在什么时候呢?
在古代,中国就有过几次钱币收藏潮,比如最早在魏晋南北朝时期,就有出现了专门研究论述钱币的著作,盛唐、宋、明时期也出现了一些有关钱币欣赏和收藏的研究著作,并在文人雅士、富商巨贾中出现过钱币收藏的热潮。但是中国最大的钱币收藏浪潮是直到清朝以后才出现的。
第一次钱币收藏浪潮出现在距今250多年的清朝乾隆时期。
这股热潮从清代乾隆时期一直持续到鸦片战争,因受战乱的影响才逐渐降温,前后持续了七八十年。
清康熙、雍正大兴文字狱,使得文人士大夫不敢为文,而兴起考据之风。聪明的乾隆皇帝顺时而为,利用这一“时尚”,希望人们钻进考据之中,淡化社会矛盾。就这样,在官方的认可和提倡下,文人士大夫大量收藏研究钱币,大胆议论、考证,出现了一大批钱币收藏家和钱币研究家,并出版了大量有关钱币的书籍,如《古泉丛话》、《泉林小史》、《钱录》等,官方还组织编撰、出版了《钦定钱谱》等。
第二次钱币收藏浪潮出现在20世纪初
此次钱币收藏投资浪潮源自清末民初的动乱。伴随着一个王朝的衰落和灭亡,皇宫王室中流出大量的古董、艺术品,在民间收藏投资市场大行其道,钱币作为一种古董藏品,成为币商、投资者和收藏家投资炒作的品种之一。如果说古代最初收藏钱币是纯收藏,即没有投资意识、完全凭个人喜好、没有任何功利目的的收藏,那么,第一次收藏钱币的浪潮则已经萌发了投资意识,出现了经营钱币收藏的币商和钱币收藏家相互买卖,使钱币收藏有了投资价值,当时是钱币收藏大于投资,而第二次钱币收藏浪潮就是收藏和投资的比重各占一半。
第三次钱币收藏浪潮出现在20世纪30~40年代。
此时的钱币收藏中心是在江浙、上海一带。此次浪潮承接清末民初钱币收藏余脉,民间的钱币收藏越来越兴旺,到了20世纪30~40年代,钱币收藏成为一批文人雅士和有钱人的雅好,特别是在钱币收藏中心上海、江浙一带,更是火暴,出现了一批著名的钱币收藏家。
1936年,一批钱币收藏家和文化名人如吴稚辉、叶恭绰、张叔驯、丁福保等发起成立了中国古泉学会,同时天津的方药雨、四川的罗伯昭等纷纷响应配合,一时间,中国钱币收藏界流传出“南张、北方、西罗”的称誉,使得钱币研究从金石学和考据学中脱离出来,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这次钱币收藏研究热的最大成果就是《古钱大辞典》一书的出版。第三次钱币收藏浪潮在1937年日寇的侵略中消退。
中国的第四次钱币收藏投资浪潮是改革开放带来的。
20世纪80年代到90年代,随着中国邮市、艺术品市场的走强,钱币作为收藏品市场中的一个重要品种,也大逞其威,成为收藏浪潮中一道亮丽的风景。20世纪80年代初,随着文艺春天的到来,钱币收藏也开始从过去作为“封、资、修”的境遇中解放出来。北京成立了中国钱币学会,各省市也纷纷成立了钱币学会,钱币成了仅次于邮票的中国第二大收藏品种,在各地只要有集邮市场,就有钱币市场。男女老少都参与了钱币收藏投资热潮,特别是流通纪念币的发行,使钱币市场呈现出了异常火暴的状况。
进入21世纪,第五次钱币收藏浪潮突然爆发。毫无疑问,这一次的规模与资本效应是史无前例的。
新世纪,尽管邮币卡收藏市场一度处于调整中,但钱币市场始终处于强势。2007年开始,伴随股市上涨、贵金属上涨,钱币市场开始了由金币和老银币带动的一轮爆发性上涨。第五次钱币收藏浪潮在2010年春节后全面掀起,无论是人民币藏品,还是古钱币,民国纸币,还是地方钱庄票,都扬升起新一轮强劲的上涨行情。特别是第三套人民币等,暴涨行情让币商都目瞪口呆,连呼看不懂。
钱币收藏市场全面升温,和夏天一样热得火暴。
名 称 |
行 情 |
各年年册(均不含评选张) | |
2016年册10枚全(年底寄) | |
2015年册10枚全(正号版) | |
2015年册10枚全(错号版) | |
2014年册10枚全 | |
2013年册10枚全(辰版) | |
2013年册10枚全(生版) | |
2012年册10枚全 | |
2011年册10枚全 | |
2010年册10枚全 | |
2009年册10枚全 | |
2008年册10枚全 | |
2007年册10枚全 | |
2006年册10枚全 | |
2005年册10枚全 | |
2003年1枚加2004年8枚 年册9枚全 | |
长卷 |
|
《八十七神仙卷》由唐代著名画家吴道子创作,场面之宏大,人物比例结构之精确,神情之华妙,构图之宏伟壮丽,线条之圆润劲健,是我国美术史上罕见的经典传世之作,是艺术史上的一个伟大奇迹。 | |
有“中华第一神品”之称的《清明上河图》,现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清明上河图》千余年来,此画声名显赫,广受青睐,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和艺术价值,是中国绘画史上一幅历史性的代表作,是极其珍贵的绘画艺术瑰宝。 | |
![]() |
《百骏图》,中国十大传世名画之一, 《百骏图》描绘了姿态各异的骏马百匹放牧游息的场面,马匹用笔细腻,注重于动物皮毛质感的表现。全卷色彩浓丽,构图复杂,风格独特,别具意趣。郎世宁(1688—1766)意大利米兰人,清康熙帝五十四年(1715)来到中国,到京后约于雍正元年(1723)进入如意馆,成为宫廷画家。 在绘画创作中,郎世宁融中西技法于一体,形成精细逼真的效果,创造出了新的画风,是一位深受康熙、雍正、乾隆三世器重的画家。 1080元 |
GJ2015-1(1-1)百骏图 | |
号外专题 |
|
《红楼梦-金陵十二钗》袖珍织绣布局得当、意境清新,人物神态贴切逼真、服饰华贵艳丽,画面上身世地位大相径庭、性格志趣迥然相异的十二钗,栩栩如生,呼之欲出。亭台水榭、假山花草着色简淡又备见精巧,处处让收藏者感受到袖珍织绣艺术的风采和魅力。其判词书法劲峭飘逸,笔势洒脱,风华自足。 | |
《水浒传》作于元末明初,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用白话文写成的章回小说,是中国四大名著之一。一部《水浒传》给我们塑造了许多家喻户晓的英雄,耳熟能详的故事。 | |
走进老行当,就像回到那温暖、鲜活、风情醇厚的年代,随着时代的变迁和时间的推移,有的老行当已淡出人们的视线正渐行渐远;有的已彻底湮灭在历史的长河之中;有的一路艰辛走来在执着中坚守。这些五花八门的老行当,它记述了历史的昨天,让人铭记,让人怀念。 | |
“孝道”是我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之精髓,由历代二十四个孝子从不同角度、不同环境、不同遭遇行孝的故事集而成。《二十四孝图》序而诗之,用训童蒙,流传甚广。 | |
单枚年册 |
|
????卽????睨? TR> | |
SC2009-6(T) 六一儿童节——掩耳盗铃 | |
2015年 |
|
55元 | |
2016年 | |
2016-1 丙申年-猴 |
|
2016-2 中国古代名画- 孙位 高逸图 |
|
2016-3 中国古代名楼-黄鹤楼 |
|
2016-4 中国古代名画--文征明 沧溪图 |
|
2016-5 中国古典文学名著-隋唐演义 |
|
2016-6 中国古代书法-欧阳询 张翰思鲈帖 |
|
2016-7 纪念中央红军长征胜利八十周年 |
|
2016-8 孙中山诞生150周年 |
|
2016-9 中国古代书法-王羲之 初月帖 |
|
2016-10 中国古代名画-周昉 挥扇仕女图 |
|
PX-13 第十二届袖珍织绣评选纪念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