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新闻

新时代的文化压岁钱:2015年贺岁纪念银币先睹为快

[日期:2014-12-24] 来源:中国集币在线  作者: [字体: ]
春节,中国人过了几千年,它是炎黄子孙每年最重要的节日。春节的起源有很多种说法,但无人能说清它具体始于哪一年。就在这年复一年的春节中,中国人造就了独有的贺岁文化。“贺岁”意为庆贺新岁的到来,这里的“新岁”正是我国农历的春节。 

  2015年的春节注定不平凡,因为在这一年,中国人民银行将为中国传统的春节增添一抹新色,为中国贺岁文化注入全新元素,这就是新中国首枚贵金属贺岁纪念币——2015年贺岁纪念银币。这枚银币重7.776克(1/4盎司),直径25毫米,成色为99.9%,质量为普制,面额为3元,发行量为60万枚,是我国法定货币。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2015年贺岁银币正面图案为中国金银币经典图案,中央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徽,国徽上方环刊国名、下方刊年号。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银币背面图案为两扇对开的宅门,每扇门上各有一个门环,古朴庄重。两扇门间是春节时家家户户都会张贴的福字,设计师采用了清高宗爱新觉罗·弘历(乾隆皇帝)御笔手书的大“福”字造型,底部则衬以“百福”篆书字样纹饰。所谓“百福”,并不一定是一百个福字,“百”是虚指,意为多,“百福”就是“多福”。大福字正下方,按照传统天干地支纪年方式,有篆刻形式印拓“乙未”二字,也就是2015年的农历纪年。币面下方刊面额3元。 

  百福字周围环以蝙蝠、迎春花、燕子和如意等组合吉祥图案,细节中展现出浓厚的民俗节庆气氛。 

  蝙蝠因为形似老鼠,在古代又称飞鼠或是仙鼠。“蝠”和“福”谐音,因此蝙蝠在我国传统文化中是福气、福运和吉祥的象征,其独特的装饰样式也流行了几千年。 

  迎春花是中国常见的花卉,与梅花、水仙和山茶花统称为“雪中四友”。迎春花在百花之中开花最早,因花后即迎来百花齐放的春天而得名。迎春花不仅花色端庄秀丽,气质非凡,还具有不畏寒威、不择风土、适应性强的特点,历来为人们所喜爱。 

  燕子是候鸟,随季节变化而迁徙,喜欢成双成对,出入在人家屋内或屋檐下。燕子被古人所青睐,经常出现在古诗词中,多与春天有关。 

  如意大约出现于战国时期,为我国传统的吉祥之物,原是民间用以搔痒的工具,可如人意,因而得名。“如意”在梵语中称“阿娜律”,可以用作佛具,和尚讲经时也持如意,把经文记在上面,以备遗忘。 

  组合图案中环绕的四只蝙蝠与乾隆御笔的“福”字、百福字相得益彰,迎春花和燕子表示春天到来,加上如意,正好寄托了“新春如意”、“开门纳福”的美好寓意。 

  可以看出,2015年贺岁银币的每一个细节都体现着贺岁文化和祈福文化,设计师的良苦用心无不很好地诠释了这一千年主题。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在包装形式上,2015年贺岁银币首次采用简装方式。这种包装方式配合上小规格的普制银币,降低了这枚币的销售价格,因此可以让更多的人买得起,这不失为一种惠民之举。 

  根据中国人民银行的规划,贵金属贺岁币将作为长线项目每年发行,在定位上区别于生肖金银币和普通贺岁纪念币。2015年贺岁银币是这一长线项目的“龙头”,其设计、装帧较其他金银币皆耳目一新。 

  从2015年开始,长辈们可以把贺岁银币当作压岁钱送给晚辈,它除了是一种财富,更是古代贺岁文化与现代造币工艺的结合,可以称得上是“新时代的文化压岁钱”。 


阅读:
录入:007com

评论 】 【 推荐 】 【 打印
上一篇:中国人民银行发行2015年贺岁银质纪念币
下一篇:波兰发行世界青年日邮票
相关新闻      
本文评论       全部评论
发表评论


点评: 字数
姓名:

  • 尊重网上道德,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各项有关法律法规
  •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导致的民事或刑事法律责任
  • 本站管理人员有权保留或删除其管辖留言中的任意内容
  • 本站有权在网站内转载或引用您的评论
  • 参与本评论即表明您已经阅读并接受上述条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