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99世界集邮展览上获文献类大镀金奖加特别奖加祝贺的《中国集邮史》(北京出版社1997年7月第一版)一书,是由中华全国集邮联合会编撰的系统总结我国一百多年集邮活动的通史。做为向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五十周年和第22届万国邮联大会以及中国’99世界集邮展览的献礼作品,它在爱国主义的旗帜下,深刻地反映了中国集邮的历史文化内涵,是几代人的心血结晶,读后使人在详细地了解中国集邮历史的同时也对中国集邮未来充满了美好的憧憬。 但令人遗憾的是,就是这样一部权威的历史性文献,却存在着许多让人无法原谅的“硬伤”,白璧现瑕,给广大读者在阅读时带来烦恼和困惑。对此笔者将在学习过程中发现的错误一一指出,以飨同好,并希望本书再版时能将其修正,以免以讹传讹。 彩页P37下图 说明为“‘一大’分组讨论会场”,集邮联“一大”召开于1982年8月,但图中解放军军官所着军装却是1985年5月开始换发的85式军装,由此可认定图片说明有误。 目录从第四章始至第四章第六节止,所标页码与书中实际页码不符,均滞后两页。 P15 13行 “合关平银”,据《中国邮票史》(一)P246记载,应为“合规平银”。 P44 倒1行 “定价克巳”应是“定价克己”。 P45 希腊籍集邮家Pappadopulo译为“巴巴多伯罗”,但在P57 12行 译为“巴巴多泊罗”,到了P58 倒2行 又译为“巴巴多罗”,应统一译作“巴巴多伯罗”。 P48 11行 “常州花园”应称“常州公花园”。 P53 13行 “周今觉(1878-1948)”,据《中国集邮大辞典》P543记载,应是“周今觉(1878-1949)”。 P60 倒4行 “邮票展览于1926年2月13日至18日在杭州基督教青年会举办……”,实际时间是“1927年4月2日至3日”。 P64 倒4行 “第二次邮票展览”实为“第一次……”。 P64 倒2行 “凌能复”经核对应是“凌能夏”。 P65 倒7行 “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中华、新光两会相继暂停活动,会刊停刊”,以及P70 13行 “甲戌邮票会的成立,正值……中华邮票会、新光邮票会相继中断活动”与事实不符。甲戌邮票会是1934年5月1日在郑州宣告成立的,据《中国集邮大辞典》P538、403记载,中华邮票会“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该会活动暂时中止,1939年11月恢复活动,1940年底中华邮票会的活动终止”。新光邮票会“抗日战争爆发后会务停顿”。由此可见,中华、新光两会均是在甲戌邮票会成立后才因抗战爆发相继中断活动的。 P67 17行 “国内一元五角”应是“国外一元五角”。 P85 15-16行 “ 马来西亚”应按当时的称呼叫“马来亚联邦”。 P87 18行 “北京小琅环邮票社”应是“天津小琅环邮票社”。 P88 倒2行 “1912年”应是“1922年”。 P89 倒9行 “二元复盖一全张计五枚”,似为“一全张计五十枚”之误。 P96 7-8行和P128 倒6-5行 “上海文监师路948号陈复祥寓所”应是“上海文监师路1256号”。 P123 14行 “……王抱存为编辑主干”应是“编辑主任”。 P133 9行 “(茂名路)”应为“(北茂名路)”。 P141 16行 《邮典》“1941年11月停刊”,实际上停刊时间是1940年11月。 P146 11行 “每一卷出版六期”应为“第一卷出版六期”。 P172 倒7行 “四周带版边(沃辛顿旧藏);”此处去“;”号, 倒7行 “1分银5分银”中间应加“、”号。 P173 7-8行 “缺大变体”是“缺t大变体”。 P174 倒2行以及P133 倒2行 英国集邮家Dreecking今按今译将“德铿”改为“德根”。 P176 20-21行及23行 “大字长距半分改3分”应是“大字长距3分改半分”。 P177 1行 “单版”应为“单枚”; 倒4行 繁体字“覥”应为简化字“觍”。 P204 倒4行和P205 3行 “北京”应称“北平”,当时“北京”是日伪的叫法。 P217 14行 “京津沪宁”应改作“平津沪宁”。 P218 9行 “ 申”应是“莅申”。 P224 7行和P225 1行 “《中华邮学杂志》”实是“《中外邮学杂志》”。 P225 2行 “第2卷第5版”应是“第2卷第5期”。 P229 倒2行 “1879年”应是“1897年”。 P234 倒3行 “京津沪”应改作“平津沪”。 P247 1行 “中信版6分粗齿票”是“中信版16分粗齿票”。 P250 倒7行和倒5行 “卢森堡大公爵夫人”、“卢森堡公爵夫人”应是“卢森堡大公夫人”。 P251 倒8行 “1942年12月太平洋战争后”应为“1941年12月太平洋战争后”。 P255 倒8行 “山东章邱人”应是“山东章丘人”。 P271 2行 “时隔5个月后的1948年3月20日,正值国家邮政开办50周年……”,国家邮政诞生于1896年3月20日,到1948年3月20日应是52周年; 16-17行 “《邮政纪念日邮票展鉴》纪念邮票”,正确的应是“《邮政纪念日邮票展览》纪念邮票”。 P281 8-9行 “上海慕尔呜路(茂名路)”应是“上海慕尔鸣路(北茂名路)”。 P288 倒4行 “景吕邮票社”实为“景侣邮票社”。 P292 6行 “餬”字应为“糊”; 倒7行 “将作为”应是“将其作为”。 P293 18行 “1947年3月,为国家邮政开办50周年,交通部邮政总局在美国订印了纪念邮票一组,全套5枚,计划在当年发行”。此套邮票实际上并非为纪念国家邮政开办50周年发行。据《实用集邮辞典》(科学普及出版社)P290记载,1896年我国正式开办国家邮政,至1946年为50周年。中华邮政原拟发行纪念邮票,因发行过迟,将开办国家邮政50周年改为邮政总局成立50周年纪念邮票,于1947年发行。 P317 1-2行 “有光泽加纸”是“有光泽白纸”; 3-4行 “上中下三路”是“上中下三格”。 P320 倒3-1行 “金城邮票会于1946年2月23日至25日主办第2次邮展,在郑州民国路青年馆展出”,此处“郑州”应是“兰州”。 P322 18行 “《老解放区史话》”应是“《老解放区邮票史话》”。 P324 16-17行 “这是中国解放区邮票中惟一的品种”,应是“这是中国解放区邮票中惟一一种四方连中缝无齿孔邮票”。 倒9行 “……停顿了一个时期,即恢复营业”,应将“,”去掉。 P328 4-5行 “1949年8月1日‘中国人民解放军二十周年纪念’邮票的发行”应是“1949年8月1日‘中国人民解放军廿二周年纪念’邮票的发行”。 P329 1行 “……总局、西北……”中的“、”应改为“,”。 P358 倒2行和P360 12行 “黑龙江哈尔滨道里人民文化馆集邮组”、“哈尔滨道里文化宫集邮组”的正确名称是“黑龙江省哈尔滨市道里区文化馆集邮组”。 P362 14行 “高开弟的苏区邮票邮集”,实际上并非苏区邮票邮集,而是1937年以后的中国解放区邮票邮集。 P368 19行 “……在全国一些地区地建立”,此处“地”应改为“的”。 P374 倒7行 “60年代初,经过《集邮》杂志关于集邮观的三次讨论”,实际上第三次讨论并非在60年代初,而是1965年1月至1966年4月,此时已是60年代中期了。 P376 13行 “最后一次区级”应是“最后一次县级”。 P407 9行 “发行量最多的‘文15-八届十二中全会公报发表’则达1亿枚”。实际上此套邮票发行量只有1000万枚,不是最多的。 P420 倒2行 “邮电部原邮票发行局”应是“邮电部邮票发行局”。 P421 倒1行 “吉林出版社”实是“吉林人民出版社”。 P428 倒8行 “出口的地区国家”宜改为“出口的国家(地区)”。 P429 16行 “京邮生字16号文”应写全称“(72)京邮生字16号文”。 P432 5行 “交通部邮票总局”应是“交通部邮政总局”。 P433 13-15行 “特别是1975年发行的‘胜利完成第四个五年计划’、‘中国出口商品交易会’、‘武术’、‘乡村女教师’、‘女民兵’、‘农业机械化’等邮”,事实上,“胜利完成第四个五年计划”1976年发行,“中国出口商品交易会”1974年发行,“女民兵”1977年发行。 P435 9行 “传阅各种集邮品”不妥,宜为“赏阅各种集邮品”为好。 14-17行 “1978年8月26日,中国邮票公司正式派代表团参加意大利里乔内第30届国际邮票博览会,……当时,中国和意大利虽然还没有建立外交关系……”。实际上中国和意大利早在1970年11月6日就已建立外交关系。 P445 10行 “纪54‘国际学联第五届代表大会’未发行22分邮票”的正确名称是“纪54‘第五届世界学生代表大会’未发行22分邮票”。 P451 倒3行至P452 11行 “1972年,又有十几种与林彪有关的邮票被停止使用”,其中提及的文5“毛主席的革命文艺路线胜利万岁”第4枚“红灯记”、文7“毛主席诗词”第6枚“七绝·为李进同志题所摄庐山仙人洞照”、文16“钢琴伴唱‘红灯记’”全套2枚和编号票“纪念《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发表30周年”第37号“红灯记”不是1972年被停止使用的,而是在粉碎“四人帮”后于1976年被停止使用的。同时被停用的还有普16“革命圣地图案(第四版)普通邮票”第13枚“庐山仙人洞”。 P468 16行 “T25‘全国科技大会’小型张”为“J25‘全国科技大会’小全张”。 P469 1行 “J68‘中国共产党成立六十周年’”为“J64‘中国共产党成立六十周年’”。 P471 18行 “邮票行商”宜为“邮票商”。 P477 19-20行 “邮电部为这次邮展发行了云南‘山茶花’小型张”,应是“邮电部为这次邮展在T37‘云南山茶花’小型张上加字发行了J42‘中华人民共和国邮票展览·香港’小型张”。 P480 倒11-10行 “1980年第3期《集邮》刊登了……选票”,应是“1980年第2期《集邮》刊登了……选票”。 P516 5行和P668 14行 “北京美术馆”实为“中国美术馆”。 P519 倒4行 “全国有10几个省、市、自治区……”应写作“全国有十几个省、市、自治区……”。 P523 10行 “邮资明信片”是“纪念邮资明信片”。 17行 “王晓丹”应是“王晓舟。 P525 倒3行 “编号为普27甲的邮票小型张”实是“编号为普24甲的邮票小型张”。 P529 3行 “毛泽东亲笔签名整版‘纪4—中华人民共和国开国纪念’邮票”应是1983年第12期《集邮》杂志封面刊登的“毛泽东亲笔签名‘纪71—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十周年(五)纪念’邮票”。 P536 8-9行 “……征集来的222部展品,其中特邀展品4部,竞赛性专题邮集194部,文献28部”,此处三个分项之和即总数应为226部。 P538 7行 “甘肃兰州市与日本秋田市1992年8月结为友好城市”,时间有误,应是1982年8月。 P556 倒2行 “西南师范大学”为“西北师范大学”之误。 P566 4行 “法国集邮家马士舍斯基”应译为“马士舍夫斯基”。 P599 倒4行 “德国《莎克森信使》”的标准译法是“德国《萨克森信使》”。 P606 7行 “《集邮精选本·1955-1996》”的时间范围应是(1955-1966)。 P607 倒4-3行 “到1988年,面向全国公开出版发行的集邮期刊为8种,集邮报纸为3种”。据统计,当时面向全国公开出版发行的集邮期刊是7种:《集邮》、《中国集邮》、《集邮研究》、《少年集邮》、《集邮博览》、《上海集邮》和《天津集邮》,集邮报纸仅为1种:《集邮家》。 P608 4行 “《中国少年集邮》(1982)”应是“《中国少年集邮》(1992)”; 10-11行 “经过3期的双月号试刊”,实际上《集邮》1980年1月正式复刊,上半年出双月刊,下半年改月刊,并未出试刊。 P611 2-4行 《集邮报》“1990年4月在山西运城创刊,为旬报,内部发行,1992年7月从运城迁往太原,改向全国公开发行,同时扩版为周报”。应详细说明为“1990年4月在山西运城创办试刊,旬报,1991年12月28日起改为周报,内部发行。1992年7月社址迁太原,改为国内公开发行,同时扩版为周二报”。 7-8行 《集邮家》“1980年创办,初为内部发行,1983年改为国内公开发行,月报”。应详细说明为“1980年9月15日创刊,内部发行。1983年起公开发行,刊期由双月刊至月刊、半月刊、旬刊。1985年底休刊,1987年11月复刊,固定为月刊”。 P613 倒5行 删除“中国集邮报社”,该单位此时尚未成立。 P626 1行 “华南学院”似应为“华南工学院”。 7行 “1·29运动”应是“12·9运动”。 P641 倒6行 “开展职工活动”是“开展职工集邮活动”。 P643 倒1行 “辽宁铁合金厂”实为“辽阳铁合金厂”。 P650 14行 “通辽市永靖街道办事处”应是“通辽市永靖街道办事处集邮协会”。 P653 4行 删去“新疆”二字。 P654 倒9行 “兰州军区政治部、文化部举办了邮展”,此处应删去“、”号。 倒6行 “停靠航艇”应是“停靠舰艇”。 P659 7行 “原苏联”应是“前苏联”。 P666 倒2-1行 “第8届世界青少年集邮展览在保加利亚普列文举行”。据《中国集邮大辞典》P629记载应是在保加利亚索菲亚举行。 P669 17行 “河北常珉”是“湖北常珉”。 P679 倒1行 “联席会员”似为“联系会员”之误。 P680 倒4行 “河北张家口市”宜改为“河北怀来县”为妥。 P705 18行 “中国博物馆”应是“中国邮票博物馆”。 P721 13-14行 “成都冻青树邮市”实为“成都署袜街邮市”。 P739 5月 “意大利在华设立邮局”,宜与前面陈述保持一致,改为“意大利设立在华邮局”为好。 P743 6月 “《中国邮票汇编》”一书名称应是“《中国集邮图谱》”。 P747 10月24日 “新光邮票会,设立基金保管会”,此处删去“,”号。 P750 4月15日 “周今觉、张庚的文章”应是“周今觉、张庚伯的文章”。 2月28日和P745 2月 “中华俄国邮票会”的正确名称是“旅华俄国邮票会”。 P751 7月4日 “重庆市邮票会刊”应是“重庆市邮票研究会会刊”。 P753 12月 第二项内容与前页3月重复,删除。 P755 11月18日和P754 1月第一项, 此两项内容均与P753 1月1日第二项重复,均删除。 P755 12月 内容与同页6月1日重复,删除。 P759 是年 “……在福州创刊”应是“……在柳州创刊”。 P760 6月 第二项内容与P758 1月第三项重复,删除。 P761 12月13日 “广大邮政管理局”似是“旅大邮政管理局”之误。 P763 3月25日 “。”应改为“,”号。 P766 8月18日 “集邮出版等展品”应是“集邮出版物等展品”。 P767 1月16日和3月 “哈尔滨市集邮公司”、“广州市集邮公司”应是“哈尔滨市集邮分公司”、“广州市集邮分公司”。 P774 10月 P794 8月14日 P801 7月 P 802 8月21日 P 807 7月18日 P823 7月14日 “广西自治区”均应改作“广西壮族自治区”。 P789 9月1日 “《北京电视台》、《北京人民广播电台》”的书名号应删掉。 P790 11月1日 “邮电出版社”应写全称“人民邮电出版社”。 P791 3月15日 “宁夏自治区”应改作“宁夏回族自治区”。 P792 3月 内容与前页12月21日重复,删除。 4月5日 “郑州市郑区”应是“郑州市郊区”。 5月3日 “江西省、市老干部集邮协会成立”应是“江西省老干部集邮协会成立”。 P796 9月28日 时间有误且内容与前页8月28日重复,删除。 9-10月 内容与前页9月20日和后页11月5日重复且时间矛盾,删除。 P799 3月14日 内容与前页3月7日重复,删除。 P801 6月25日 “南丰县集邮协会”应是“南丰县农民集邮协会”。 8月9日 删除“省会城市”四字。 P802 8月29日 第三项内容与第一项重复,删除。 P803 10月31日 内容与前页10月28日重复,删除。 11月25日 内容与前页10月15日重复,删除。 P807 7月7日 “帕特瑞克·斯利恩”的名字应是“帕特瑞克·斯科恩”。 7月20日 内容与P801 7月20日内容重复,删除。 P810 10月15日 第一项内容与前页10月1日第一项重复,删除。 10月21日 两项内容重复,删除一项。 10月 第二项内容与同页10月15日第二项重复,删除。 P814 5月10日 第一项中的“。”应改为“,”。 5月18日 此内容删除,具体参见P820 1月5日第二项。 P815 6月14日 内容与P806 6月14日重复,删除。 6月 内容与前页5月重复,删除。 P818 10月25日 第一项内容与前页9月26日重复,删除。 11月15日 第三项内容与同页11月13日重复,删除. P819 12月14日 删除“解放”二字。 P820 1月1日 将“……选拔,暨……”中“,”的删去。 P824 7月21日 内容与前页7月14日第三项重复,删除。 P825 8月2日 此项应与前页7月30日内容合并。 8月16日 第三项内 容应包涵在第一项内。 P826 9月21日 “纪念小型张”应是“无编号普票小型张”。 9月24日 内容与同页8月24日重复,删除。 9月 内容与P816 8月重复,删除。 P827 10月19日 P862 10月24日及10月26日 “风城县”应是“凤城县”。 10月25日 删去“集邮”二字。 P828 12月7日 内容与P823 7月7日第二项重复,删除。 P830 5月18日 内容与前页5月16日第一项重复,删除。 P831 6月和P863 3月21日 “市集邮协会”应是“直辖市集邮协会”。 P833 10月5日 删去在“深圳市闭幕”一句。 P834 11月7日 “兼职工部”应是“兼职干部”。 P837 4月24日 “西班牙格拉那达民办集邮展览”应为“西班牙格拉纳达世界集邮展览”。 4月29日 “……表彰体育……”中间应加“。”。 P838 4月 第二项内容与前页4月7日重复,删除。 P840 7月15日 删去在“锦州市闭幕”一句。 7月29日 “……奥林匹克邮展”后加“。”,“发行第25届奥运会纪念邮票”后的“。”改“,”,“……举行了首发式” 后的“。”改“,”。 P842 10月16日 第二项内容与同页10月13日重复,删除。 P844 是年 “成岩”应是“龙岩”。 P847 5月26日 第二项内容与同页5月22日重复,删除。 P848 7月 第二项内容与前页5月第二项重复,删除。 P850 10月 第一项内容应并入前页9月15日。 P851 12月16日 此时间应为“11月16日”。 P853 4月24日 “27个省区”应是“27个省市区”。 4月29日 “甲戌邮票社”实为“甲戌邮票会”。 5月5日 “省委”应是“省团委”。 P855 6月22日 “上海、新加坡菜市集邮展览……”应是“上海市集邮协会与新加坡菜市集邮会集邮展览……”。 8月8日 第一项内容与前页6月8日第一项重复,删除。 P859 3月31日 此时间应为“5月31日”。 P860 5月26日 此内容应并入同页5月16日第一项。 P861 9月15日 “立川宪古”应是“立川宪吉”。 P864 4月20日 “获奖活动”应是“颁奖活动”。 P865-P866 8月15日 第二项内容“第3届’96全国职工集邮展览”应是“第二届全国职工集邮展览”。 P867 9月27日 “土耳其伊斯坦布耳”应按标准译作“土耳其伊斯坦布尔”。 P875 11行 “北京邮票交换会”应称“北平邮票交换会”。
作者: 毕晓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