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集邮爱好者对“红军邮”整版越来越青睐,尤其是不通齿版。下面,笔者再次将文章修改充实,与大家一同探讨。
一、红军邮版式特征
“红军邮”邮局全张均为每版50枚,规格为10×5,邮局全张为竖式,每版左右纸边上均印有四个相同的厂名(辽宁省沈阳邮电印刷厂)。邮局全张均有规矩线,也称对准线,是符号铭的一种,其作用是检验和保证邮票多色套印时准确无误的标记。如 “┫”或“┣”字线,邮局全张均有对色标记,也称信息记号,是符号铭的一种。 根据邮票实物,笔者将印刷同一种图案邮票所使用的不同印版而形成不同的版式特征,分甲、乙版分述如下; 甲版(通齿)全张有以下3个特征;
1、可以明显的看到邮局全张齿孔贯通,左纸边贯通七个齿孔,右纸边贯通八个齿孔。
2、规矩线;“┫”字线置于全张的左中部纸边位置上,垂直线长为20mm,并且紫红色规矩横线通过齿孔中缝位置上。
3、对色标记:“—”字线置于上下、左纸边齿孔中缝位置上。
乙版(不通齿)全张有以下4个特征:
1、左边纸贯通七个齿孔,右纸边不通齿。
2、规矩线:“┣”字线置于全张的右中部(不通齿)位置上,与甲版方向及位置上,与甲版方向及位置恰恰相反。垂直线长为17mm,比甲版短0.3mm。
3、在规矩线下边,有两条红、蓝色并列垂直线(也是对色标记的一种),用以检查多色套印有无漏印颜色。而甲版并无此信息记号。
4、对色标记;“—”字线置于右边上下纸边与齿孔成平形,与甲版位置方向恰恰相反。
以上除了齿孔能一目了然外,甲、乙两版的规矩线并不在同一位置上,其规矩线或长或短,这就为区别邮票印刷版次提供了依据。对色标记一般置于两个邮局全张之间,裁切后集于一张上或两张各占一部分,而甲、乙版对色标记方向位置亦相反,故成为判定甲、乙版的重要依据。
二、红军邮变体票研究
决定一枚邮票是否为变体票的重要因素是该票是否有确定的版式号位,而且,同样的变体会出现在所有全张的同一位置上。笔者手中的多版红军邮邮局全张上,A型及B型两种变体票均出现在固定的号位上。
A型变体票在乙版(不通齿)邮局全张46号位(坐标位置为横1×竖10)。
B型变体票在乙版邮局全张第48号位(坐标位置为横3×竖10)
四、“红军邮”变体票的成因
为什么在“红军邮”邮票的乙版全张50枚邮票中会出现这两种变体票呢?笔者认为是因甲、乙2种版式母模特征一致,又因为乙版晚于初期发行的甲版,所以肯定乙版是在甲版的基础上进行重新拼版。印刷前,由于修版技术人员的一时疏忽而出现的差异。因此票为红色覆盖整个邮局全张,黄色线条不易发现,所以造成了这两种变体票的出世,均为印刷变体。
作者:李成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