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过多年的努力,“全国山河一片红”邮票发行背景研究进展很大。特别是2001年《集邮》增刊第五期董文秀先生的《“全国山河一片红”邮票的最新研究发现》一文,用河北省抚宁县邮局的原始资料,推前“一片红”邮票发行日和其它时历;魏裕民先生在2002年《集邮》增刊第七期发表《对<“全国山河一片红”邮票的最新研究发现>的质疑》一文否认董文的‘推前说’,且对董文刊登的4份‘单照’表示质疑,确认了刊登在1999年《集邮》增刊第2期上月童先生的《大小一片红邮票的秘史》一文的真实性和准确性。《大小一片红邮票的秘史》可以说是二十多年来研究一片红邮票最为完整和全面的论述文章,不但对大小片红邮票的发行背景至撤销发行的前前后后作了阐述,立论可信,而且还引用1968年12月25日邮电部和外交部写给周总理的关于“撤销发行”一片红邮票的联合请示报告,否认“因为台湾画成白色而停发”的说法,解开了多年的谜。
笔者读《大小一片红邮票的秘史》,受益匪浅,但依然有疑问,即“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的全面胜利万岁!”(简称全面胜利)邮票是“全国山河一片红”邮票的第一稿吗?
月童先生在《大小一片红邮票的秘史》中已明确地把由万维生设计、图案为毛泽东和林彪向热烈欢呼‘全国山河一片红’的革命群众挥手致意,背景是旗海和悬挂气球下的标语口号,图案下方是“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的全面胜利万岁?”字样的那2枚邮票确认为一片红邮票的第一稿。而“大一片红”邮票和“小一片红”邮票分别是第二稿和第三稿。该文的最后一段写道:从这段历史和有关档案看,“全面胜利”邮票,俗称“大一片红”邮票和“小一片红”邮票,都起源于《人民日报》和《解放军报》关于“全国山河一片红”现象的报道,而且是在第一稿的基础上修改而来的,所以它们是一棵树上的三个果。
月童先生的《大小一片红邮票的秘史》的有根有据论述,加上三个邮票图案切切实实有许多相似共同点,使人们无从怀疑,但该文在确认“全面胜利”邮票是一片红邮票的第一稿所阐述的依据似乎并不十分精确,令人难以持肯定态度。其实,一直以来,人们对“全面胜利”邮票是不是一片红邮票的第一稿或同套邮票都是持否认态度的,如对“全面胜利”邮票的注解为:“发行背景不详”或“是为了纪念国庆十九周年的纪念邮票”。 近日,关于一片红邮票又有新的报道,据《南方都市报》2003年2月16日的《珍邮“全国山河一片红”手稿首次亮相》一文报道:
本报讯,据《河峡都市报》报道,曾在福建泉川举办的“万维生邮票艺术基金会成立暨艺术馆开馆典礼”上,曾引起无限猜测的珍品邮票“全国山河一片红”3次手稿的首次同时亮相成为众人瞩目的焦点。
在典礼上,泉州籍邮票设计师万维生揭开了作品“全国山河一片河”三幅手稿的神秘面纱,他介绍这三幅原稿中最珍贵的是第一手稿,此图除他本人之外几乎无人见过。万维生介绍,这三幅手稿是1968年为庆祝全国(除台湾省外)各省、市、自治区“革命委员会”成立而创作的。人们通常把第二稿(未发行的“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的全国胜利万岁!”邮票,俗称“大一片红”)当作“全国山河一片红”第一稿,实际上第一稿一直由他本人收藏,并没有公开亮相,图稿上也没有后来引起争论的中国地图,而是毛泽东半身挥手图像;而第二手稿“大一片红”只打原样,根本没有印刷。第三稿以8分面值发行后被发现票名欠妥(此处报道应有误,应为中国地图有误,笔者注)而取消发行全部收回销毁,但提前出售的少量邮票,已流入社会未能收回,成为今日的中国珍邮。
从以上报道看,万维生展示了‘一片红’邮票的全部三次手稿,其中并没有“全面胜利”邮票手稿,并不像《大小一片红邮票的秘史》所说,与“大小一片”邮票是一棵树上的三个果。此前,万维生先生在2001年5月31日,《中国邮史》第7卷书稿终审会议上已经透露“全面胜利”邮票,与“全国山河一片红”邮票无关,近日展示前后的三次手稿,更加坚定地证明“全面胜利”邮票与一片红邮票确实无关,不是一片红邮票的第一稿,更不能称为一片红邮票。
至于“全面胜利”邮票的真实面貌,相信将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逐步揭开,还需耐心等待。
作者: 林招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