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新闻

《金陵邮刊》总第1至12期简介

[日期:2014-09-15] 来源:  作者: [字体: ]

  国内目前集邮文献收藏越来越火热,这是好现象,但是应该补上的课可真是不少,就拿民刊来说,一些优秀的早期民刊已十分难寻,有关资料也阙失,需要我们去努力挖掘和整理,以便后来人参考,少走冤枉路。 

  我国在改革开放初期,集邮活动刚刚恢复的阶段,就已经产生了不少优秀的民间刊物,所谓民间刊物,就是相对于有正式刊号的官办刊物而言的。《集邮》是1980年1月复刊的,民刊在改革开放初期具体何时开始有的,目前还有待于进一步考证。反正当时有几份民刊值得重视,而且在集邮文献的收集与研究方面是占有重要地位的。其中影响最大的民刊有:1980年4月创刊的北京《鼓楼邮刊》;1980年6月创刊的德州《集邮通讯》;1981年1月创刊的南京《金陵邮刊》;1981年6月复刊的无锡《邮友信箱》等。《鼓楼邮刊》的基本情况在《中国邮史研究》总第3期上已经作了介绍,后来几期作了补充,资料基本完整。今天再介绍一下《金陵邮刊》,其余两种将择机介绍。 

  《金陵邮刊》1981年1月20日在江苏省南京市创刊,创办单位是南京市工人文化宫集邮研究会,由《金陵邮刊》编辑部编辑,通讯地址为南京市邮政信箱503号,当时每本定价0.35元,总第12期定价为0.40元。封面为双色套印,纸质较厚,内页为油印,平均为38页。内容基本上为以介绍邮识为主,注重资料性和普及性,是80年代初期一部重要的集邮文献。 

  《金陵邮刊》自1981年1月至1982年12月,每两个月出一期,共计出版12期,各期主要邮文如下,括号内为出版时间: 

  总第1期(1981年1月20日):金陵书信馆邮票简介;略谈宣统登基纪念票;“文革”及编号邮票中变异的初探。 

  总第2期(1981年4月20日):也谈大龙邮票的发行日期;天安门普票的各版区别。 

  总第3期(1981年6月10日):保险信与保价信;新发现的一枚盐阜区邮票。 

  总第4期(1981年7月10日):江西鹰潭加盖的几点情况;红印花加盖暂作邮票;寿县加盖的中原皖西区邮票。 

  总第5期(1981年9月10日):辛亥革命邮票史话;关于大龙邮票发行日期的通信;一组未发行的苏皖边区纪念邮票。 

  总第6期(1981年11月10日):我国发行过哪几种加盖邮票?湘西加盖人民币邮票是假票;介绍三种未曾报导过的文革票;巴黎公社的邮政;邮戳史话。 

  总第7期(1982年2月10日):晋冀鲁豫边区鹰球图邮票。 

  总第8期(1982年4月10日):中国人民邮政明信片简目;南京加盖“华东邮政”暂作票。 

  总第9期(1982年6月10日):一百枚最珍贵的华邮(一);苏北盐阜区发行邮票史略。 

  总第10期(1982年8月10日):一百枚最珍贵的华邮(二);中华邮政“帆船”邮票的版别;台湾民主国及其邮票;苏中解放区发行邮票史略。 

  总第11期(1982年10月10日):对编印区票目录的几点建议;一百枚最珍贵的华邮(三);“小龙”改值票的版别;苏皖边区发行邮票史略。 

  总第12期(1982年12月10日):中华邮政“帆船”加盖票种种;华中解放区发行邮票史略;台湾早期邮政简史。 

  总第12期中间夹有一张纸条,上书“《金陵邮刊》重要启事:1、八二年第六期因增加篇幅定价改为0.40元。2、经我会理事会研究决定,《金陵邮刊》从1983年起暂停对外发行,请勿汇款订阅。” 

  《金陵邮刊》是80年代初期封面装帧最为讲究的民刊之一,从1983年开始是否停刊,还望知情者补充。


作者: 文献迷



阅读:
录入:007com

评论 】 【 推荐 】 【 打印
上一篇:淮海邮联编印的《解放区邮票论文选》
下一篇:第15届政府间邮票印制者大会10月在北京举行
相关新闻      
本文评论       全部评论
发表评论


点评: 字数
姓名:

  • 尊重网上道德,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各项有关法律法规
  •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导致的民事或刑事法律责任
  • 本站管理人员有权保留或删除其管辖留言中的任意内容
  • 本站有权在网站内转载或引用您的评论
  • 参与本评论即表明您已经阅读并接受上述条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