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新闻

从一张邮政储金清单看民国后期的通货膨胀

[日期:2014-09-04] 来源:  作者: [字体: ]

  民国邮政储金相当于现在的邮政储蓄,我国的邮政储金业务创始于清末,至民国八年七月一日始正式成立。笔者藏有一份上海邮政管理局支票储金清单,后加盖现金二字,说明用途改作现金储金,清单制式SB-55,销戳为邮政储金卅七年八月十六日(民国历),上海提篮桥,此单提款数目为壹拾柒亿叁仟伍佰陆拾捌万元,存款数目为伍拾叁亿伍仟柒佰伍拾万元。 

  1948年8月20日实行币制改革,由国币改为金圆,邮政邮资是1948.11.19实行金圆邮资,此单距新币制实施日仅四天,按新的比率,300万国币折合1元金圆,大约是金圆1700多元,说明当时的国币币制已趋于崩溃。 

  参考书籍:《天津邮政史料》、《香港特区邮刊》。


作者:  杨左



阅读:
录入:007com

评论 】 【 推荐 】 【 打印
上一篇:成都地区金圆与银元(基数)的比率
下一篇:2015年—2016年纪念邮票选题研讨会召开
相关新闻      
本文评论       全部评论
发表评论


点评: 字数
姓名:

  • 尊重网上道德,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各项有关法律法规
  •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导致的民事或刑事法律责任
  • 本站管理人员有权保留或删除其管辖留言中的任意内容
  • 本站有权在网站内转载或引用您的评论
  • 参与本评论即表明您已经阅读并接受上述条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