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茂吾何许人也?他是从市长到银行行长的成功演变,现任中国建设银行长沙分行行长,有可运作900亿元储蓄业务存款的银行家。在西方国家,一个大省的银行家可谓金融巨头,可他业余爱好竟然是一个小小“丑小鸭”—邮资已付邮戳,不起眼的黑不溜啾的戳,竟作出一篇大文章,他只用一种戳记写出一本213页邮书,此书荣获中国1999世界集邮展览镀银奖。
我和茂吾先生只是神交素未谋面,那还是千禧年仲夏,我忽然接到茂吾先生寄来的一册厚厚的书,人民邮电出版社《中华人民共和国邮资已付日戳志》。米黄色封面上一把放大镜下一个天津50年国内邮资已付日戳,斜着一行90000枚,表示他从大量实寄封中筛选出邮资已付戳成书。当我仔细地阅读这部专著,随后和他有了书信及邮事往来后,他的经历和集戳戳趣才清晰的浮出水面。感于他的敬业精神和对集戳的执着,提起笔来加以记述(<图1>)。
从贫困环境中出生和成长
1943年10月彭茂吾出生在湖南双峰县千金乡千金村的赤贫家庭,祖祖辈辈只有他上过大学,只他一人是“吃皇粮”的,5个姐妹中他排行老末,其他兄妹4人的文化程度一人高小,一人小学,两人文盲,都是本份农民。
双峰在湖南省中部,涟水支流侧水流域,湘黔铁路支线经过,是一个农产以稻、甘薯、茶叶为主的农业县份,千金乡名字好听,可他家的日子总是紧巴巴的。他从小喜爱集邮,在田间小路走向初中课堂时,就已有一本薄薄的集邮册了。旧邮票是从信件上剪下并贴起来的,五颜六色的邮票使他着了迷。
随着年龄的增长,知识的增加,集邮知识也在不断积累,由于家境贫困,无钱买邮票,在集邮上不可能有大的作为。当1995年元旦的钟声敲响的前夕,他拉着自己收藏的半车信封和半车老掉牙的家什及自己的栽种的一车花草乔迁长沙,而时他已当过邵阳市机械冶金局长、市秘办秘书长、市政府常务副市长、市长,业余对于实寄封上的邮戳已有感情。深深的眷恋,揭开了收藏、研究邮戳新的一页。
忙里偷闲研邮戳
从湖南财经学院毕业、高级经济师的彭茂吾,历任湖汽车制造厂宣传科副科长、办公室主任,当过五千多人的邵阳汽车发动机厂副厂长、党委书记、730万人的市长,掌管900多亿元资金的建设银行长沙银行行长,公务十分繁忙,但他业余生活十分丰富,不仅集封,还收藏剪报、钱、字画奇石,还能写书。明朝张岱曰:“人无癖不可与交,以其无深情也。”如何安排好业余生活?他认为法定假日和业余时间有假125天,如果人活到60岁,利用好8小时业余时间等于增加了20年寿命,于是他利用这项时间对封进行整理分类,面对大堆的公函封,选定邮资已付戳作突破口。除了自己收集,同事、同乡,以及作为第八届人大代表,在会上结识的不少人,很多人都帮助收集封,数量越来越多,质量越来越高。他尤其注意收集50、60年代的实寄封。在长沙每个星期六5:30,鼓茂吾就步行去邮市“淘金”。开会、出差,不管到哪里,办完公事就去邮市,搜集大量的老封、片、单、证,收获不少,为研究新中国的邮戳打下了坚实的“物资”基础。所集实寄封达到9万多枚。
梅花香自苦寒来
从集封到著书是一个飞跃。写一部对新中国邮资已付日戳研究的专著,是开创性的工作,是前人没有走过的路。这本书对邮资已付日戳发展的几个阶段进行了科学界定,颇富学术价值。为了求证新中国邮资已付日戳的发展阶段,作者花费了大量精力和时间,查寻国家、省、市各级档案馆寻找各个时期的文件资料,界定为第一阶段是以“改纪年、凿洋文”为依据,第二阶段是1954.12.8全国统一启用八角形邮资已付戳(这里包含了1977.3的三格等距的邮资已付戳),第三阶段是1985.7.27的邮资已付戳(即编码戳),第四阶段是1992.6.17的将多种邮资已付戳合并为两种中、法文对照的“邮资已付T.P戳,第五阶段是1995.6.16取消中格的两种中、法文对照的“邮资已付T.P戳(<图2>)。
重点在第二章《邮资已付日戳鉴赏》,也是全书份量最生、占篇幅最多的。全书共213页,它占了132页,专业性很强,且图文并茂,作到了雅俗共赏。对各历史时期邮资已付日戳结构的型、框、格、线、字、时以及编排格式,进行细致研究,使枯燥的邮戳不枯燥,看的人从中获得多方面知识。如戳中的“己、已、巳”,戳上的字体标准宋体、异体的仿宋、长仿、细线、黑体、隶体、楷书都详列分析;无框、有框、框的形状、框的大小、框边的宽窄、有图有形并经过实测,作者收集了一年365天每一天一戳,24小时每时一戳,对日戳研究中提出了名义时间与实际时间的概念,用实物分析了名义时间与实际时间差异的原因,存在的形式等等。对趣味戳、不规范戳、五朝元老戳予以记述,列出实物,总之,林林总总的戳式、内容,应有尽有。正如国家邮政局票品司司长刘建辉所说:“一个框,几条线,框的大小、线的形状”,彭茂吾“都能明察秋毫,细加研究,确实别有洞天,别有滋味。”
对建行管理有方
1994年底彭茂吾来建行长河分行时,当时情况是“资金紧、财务亏、管理乱、案件高发”,这“几座大山”压得湖南建行抬不起头来,一年最多亏损十多个亿,全国建行系统排名第四类,倒数第三名。彭行长到来后,采取不少措施狠抓管理,出台不少举措,提出“不把亏损带入21世纪”。1999年扭亏为盈(6450万元),以后一年一个台阶,到2002年第一季度全国建行综合考评,长沙分行在建行系统首次闯入前三甲,名列第二。2000年2.2亿,2001年4.5万亿,2002年6.65亿,今年可盈利10亿元,至今年年底存款可还900亿元(<图3>)。
媒体纷纷发表对彭茂吾的采访报导,人民日报题为“风正帆发”,经济日报标题是:“彭茂吾:从市长到行长的成功演变”,中国经济时报“与总裁谈心”栏目标题是“彭行长,5年搬掉‘三座大山’”,中国经济时报的标题是:“中国建设银行的湖南实验”,湖南邮电报“邮市纵横栏目(鹿雁)”专文题为“踏花归来马蹄香——《中华人民共和国邮资已付日戳志》读感。
为表彰长沙建行做出的成绩,2000年彭茂吾荣获国务院颁发的政府特殊津贴。
2003年,为推动银行业务发展,长沙建行印制了三版个性化邮票,以个性化邮票促进业务发展,在银行系统中尚属首创。在个性化邮票祝福主图边幅上印有银行卡,在如意主图邮票副边上印有建行行标(<图4>)。
作者:王晋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