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新闻

何谓“数字中国画”

[日期:2014-07-15] 来源:  作者: [字体: ]

来源:中国集邮报  

    《黄梅戏》是我国第一套采用数字中国画形式设计的邮票。这种新兴的艺术形式既给人一种当代审美的趣味,同时又兼具文化韵味的画面效果和黄梅戏应有的历史感,使邮人耳目一新。

    那么,什么是“数字中国画”呢?

    简单地说,“数字中国画”就是“数字化的中国画”,即使用“数字化”工具(软件)在数字化的纸张(电脑)上作画。基本工具为电脑和数位板,作画的具体步骤是:

    首先,在电脑上建一个图层画草稿;然后根据画面不同部分(如山体、石头、树干、树叶、流水等)在不同的图层里勾线;接下来,还是按不同部分在不同的图层里平涂上色;接着是“分染”,根据画面需要,晕染出浓淡不同的层次感;而后,反复审视画面,不断寻找问题,然后修改完善。作品在电脑上完成后,可以经过微喷输出到各种宣纸上,再施以丹青与输出的颜色混成一体,增加其色彩的厚重感和层次感,而后题款加印。

    画面上的每个部分,都是画家一笔笔画上去的。只有非常少的重复部分,比如器皿上的图案,是先画出一个完整的图案部分,然后复制、粘贴到不同的位置上,即使是这样粘贴,也需根据视觉需要和画面要求,绝不能千篇一律。尽管电脑复制、粘贴技术极为便利,但画家在创作中也很少拿资料库里的东西来用,每一个细节都是重新创造的。

    数字中国画的“工具”也给画家带来很多便利之处。

    首先,工具准备比原来要简洁许多,使用起来也更为轻松,创作中间再也没有蘸水、洗笔、调颜料等琐碎的工序。一支“笔”从头画到尾,能让创作者把精力都集中在画面上,充分调动创作思维而不受外界干扰。其次,随时可以停下来“笔”来思考,暂时没有灵感也可以停下笔,不需要担心颜料或者墨变干导致无法接着使用,使创作变得更加从容。再次,新工具为中国画创作提供了前所未有的修改空间。用传统笔作画是落笔难改,数字化中国画则是修改次数不限。宣纸上由于一笔之差出现错误带来种种的遗憾,而在数字绘画中却可以从容不迫,精雕细刻。另外,在传统创作中无法要求画家在每一个细节上都精雕细刻,而在数字国画的创作环境中可以放大数倍来观察,只要有足够的时间和精力,达到齐白石的功力也并非不可能。

    总之,数字中国画为画家提供了无限的创作空间,为艺术建立了一个新的门类,也为邮票设计提供了一个新的舞台。愿更多、更好的数字中国画邮票面世。

    作者:郝树勋





阅读:
录入:007com

评论 】 【 推荐 】 【 打印
上一篇:日本富士山山顶邮局今年将延迟开业
下一篇:集邮探究:三国“三顾茅庐”邮票诸葛亮躬耕原地之争
相关新闻      
本文评论       全部评论
发表评论


点评: 字数
姓名:

  • 尊重网上道德,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各项有关法律法规
  •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导致的民事或刑事法律责任
  • 本站管理人员有权保留或删除其管辖留言中的任意内容
  • 本站有权在网站内转载或引用您的评论
  • 参与本评论即表明您已经阅读并接受上述条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