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新闻

1981年版的红楼梦邮票为啥能成经典?

[日期:2014-06-30] 来源:  作者: [字体: ]

  第一套红楼梦题材邮票的发行,可以追溯到上世纪八十年代(1981年),由著名艺术家刘旦宅先生创作的《红楼梦——金陵十二钗》及小型张《双玉读曲》,已成为邮票设计中的经典之作。


1981年版的红楼梦邮票为啥能成经典?

  这套邮票借鉴了传统绣像的表现手法,以简代繁,工写兼收,通过对十二金钗坐、立、躬、蹲等形态的描写,表现出不同人物鲜明的性格特征,取得了良好的艺术效果。


  当年红楼梦邮票一面世,便受到了市场的热烈追捧,不仅获得了当年的“全国最佳邮票”奖,热销至今,价格更是翻了上百倍。


1981年版的红楼梦邮票为啥能成经典?


  刘旦宅先生祖籍浙江温州,其艺术生涯大部分时间是在上海度过的。长三角地区自元代以来即为经济、文化繁盛之地,画派林立,艺术家辈出,清末民初的最后一个画派“海上画派”便诞生于此,任伯年、吴昌硕、赵之谦皆为个中好手。《红楼梦》的故事背景发生在金陵,刘旦宅先生是长三角地区声名显赫的艺术家,选择他参与邮票创作,在当时算得上是相得益彰的一桩美事。

1981年版的红楼梦邮票为啥能成经典?


最关键的一枚邮票


  第11枚【可卿春困】是整套邮票中存世量最稀少的一枚。画面设计简洁典雅,秦可卿懒洋洋地倚坐在椅子里,披肩滑落下来,无力整理。可卿的眼睑下弯,目光无神,一手支额,像是在做梦,又像在遐想。“春眠不觉晓”,每到初春时分,想必有不少人变得特别好睡,而且睡醒后精神不佳,晚上却变得难以入眠。

1981年版的红楼梦邮票为啥能成经典?


发行过程中的小插曲


  1981年的红楼梦邮票,因为分了两次印刷(奇数枚是81年印刷,偶数枚是82年印刷),前后两次的用纸略有不同,因此天生票面颜色有差异。所以我们经常看到一套红楼梦里面,纸的颜色有深有浅,不知道这一原因的,还以为是邮票发黄了。


后来,澳门也发行了两组《红楼梦》邮票:

1981年版的红楼梦邮票为啥能成经典?


  在目前存世的红楼绘本中,除了清代孙温的《全本红楼梦》以外,还有其他不下数十个版本(如改琦、汪惕斋、程十发、王叔晖、晏少祥、戴敦邦、华三川、潭凤嬛、彭连熙等),其中孙温的作品最广为人知,不仅内容完整,布局宏伟,设色艳丽,对建筑之精良、衣饰之华美、人物关系之复杂均有表现,具有浓厚的历史感,是最接近历史真实的一个版本,但人物形象比较程式化,存在千人一面的现象(可以说这也是传统工笔人物绘画的缺陷)。


  拥有一套红楼梦很容易,要读懂《红楼梦》,却很难。(本文部分内容来自人民网邮票处吕悅,感谢!)

 



阅读:
录入:007com

评论 】 【 推荐 】 【 打印
上一篇:缅甸邮政发行和平共处五项原则邮品
下一篇:被低估的大师黄宾虹:艺术市场下一个热点(图)
相关新闻      
本文评论       全部评论
发表评论


点评: 字数
姓名:

  • 尊重网上道德,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各项有关法律法规
  •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导致的民事或刑事法律责任
  • 本站管理人员有权保留或删除其管辖留言中的任意内容
  • 本站有权在网站内转载或引用您的评论
  • 参与本评论即表明您已经阅读并接受上述条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