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新闻

77岁古钱币收藏爱好者退休15年收藏180古钱币

[日期:2014-01-09] 来源:  作者: [字体: ]

 福州新闻网  

王翊仁和他收藏的古币精品。王翊仁和他收藏的古币精品。王翊仁收藏的“古钱三绝”。王翊仁收藏的“古钱三绝”。

  福州新闻网讯 元旦那天,在本报与市博举办的鉴宝活动中,77岁的古钱币收藏爱好者王翊仁带来16枚古钱币请专家鉴定,其中一枚是罕见的金代铜币——承安宝货。他说:“如果这枚是真品,我愿马上捐给国家。”

  退休15年收藏180枚古钱币

  王翊仁退休15年,痴迷收藏古钱币,迄今已收集中国古钱币180枚,其中精品有150多枚,不少是在中国历史博物馆、上海博物馆和《中国古钱币》等工具书上见到的。

  记者近日在他家见识了他收藏的“孔方兄”。桌上摆着用绳子穿孔串着的58枚古铜币,钱币上系着各自朝代的布标签,并按年代顺序整理。年代最早的是距今2400年的春秋战国的铲币、刀币、三孔布币等,最近的是民国时期的铜钱。

  “根据《中国古钱目录》书上的评级,这58枚都是一二级的精品。”王翊仁得意地说。

  结缘“孔方兄”老有所乐

  1998年,王翊仁从省教育厅语文教研员岗位上退下来。一次周末闲逛,他看到街边地摊在卖古币,摊主取出一枚带泥巴的古币——绍熙通宝。他买回去研究,原来是南宋皇帝宋光宗的年号。从此,他对古币有了兴趣。

  “开始是好奇,买回去研究,从中了解钱币的故事,进而了解中国的历史,很有意思。如果是假的,也没什么,反正也不贵。”这就是王翊仁的收藏心态。

  看到老爸对古币上瘾了,每到周末,儿子便会带他到花鸟市场和地摊转悠。在了解古币的来源后,王翊仁先后买来10多本古币工具书,按书上的图示来对照实物,辨别真伪。他还会到省图书馆查阅古币杂志,增长古币知识。

  对王翊仁来说,他最高兴的就是收藏到不少古币珍品,像“古钱三绝”(新莽钱、宋徽宗钱、金章宗钱),还有中国最早使用的金属钱币(春秋战国的布币、刀币、圆形币),还有秦“半两”、唐代的“开元通宝”等。

  通过收藏、查找古钱币资料,他慢慢融入中国的历史,了解了古币反映出中国政治、社会、经济发展史,尤其是中国古币铸造、流通的历史,收获诸多乐趣,找到晚年生活的精神寄托。

  (福州晚报首席记者 綦芬/文 陈建国/摄)



阅读:
录入:007com

评论 】 【 推荐 】 【 打印
上一篇:14年熊猫精制银币面市
下一篇:盘点蛇年国内九大超亿元拍品
相关新闻      
本文评论       全部评论
发表评论


点评: 字数
姓名:

  • 尊重网上道德,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各项有关法律法规
  •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导致的民事或刑事法律责任
  • 本站管理人员有权保留或删除其管辖留言中的任意内容
  • 本站有权在网站内转载或引用您的评论
  • 参与本评论即表明您已经阅读并接受上述条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