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铜壶煮绿水,铜剑鸣于闸”。
青铜器是人类历史上一项伟大的发明,它在中国至少已有四千年的历史。青铜器一出现,就注定了它和钱币之间密不可分的关系,商代晚期出现的青铜铸币是我国最早的货币之一,也是世界上迄今为止所发现的最早的金属铸币。值得一提的是,中国人民银行于1981年发行的出土文物(青铜器)金银纪念币(第1组),是中国优秀的历史文化遗产第一次以我国法定货币为载体传播到海外的。自此以后便一发不可收拾,一件件青铜器珍品被镌刻到了现代贵金属纪念币上,使得这一历史瑰宝,得以穿越时空,再现于世人面前。
中国人民银行于2013年5月发行中国青铜器金银纪念币(第2组)一套。该套纪念币共5枚,金币2枚,银币3枚,其中1/4盎司圆形金质纪念币的背面图案为“商代妇好鸮尊”。鸮,又称枭,俗称“猫头鹰”,在商代,鸮被视为地位和权力的象征,深受商人的喜爱和崇拜,甚至还被喻为“战神鸟”,是克敌制胜的象征。尊,则是古代体型较大的盛酒器。妇好鸮尊,即为“妇好”铭文的青铜鸮尊。仿照鸮的形象制成的青铜礼器在商代晚期极为盛行。妇好鸮尊于1976年在河南省安阳市殷墟妇好墓出土,是迄今发现最早的鸟形酒尊。妇好鸮尊系商朝晚期器物,实物通高45.9厘米、口径16.4厘米、重16.7千克。周身各处分饰一条张口怒目的怪夔、一条身形卷曲的长蛇和一只圆眼尖喙、双足内屈、两翼展开作飞翔状的鸱鸮,各纹饰间还有菱形纹、大饕餮纹、兽面纹衔接,周身纹饰繁缛瑰丽,令人叹为观止。
我们在1/4盎司纪念金币的背面看到,设计师极其细致、惟妙惟肖地还原了妇好鸮尊的形象:其整体作鸮形,背后靠颈处有鋬(把手),头部微昂,高冠宽喙,圆眼小耳,胸略外突,双翅并拢,两足粗壮有力,四爪据地,宽尾下垂,作站立状,形象奇特,形态生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