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杨枝观音三十三观音之一。又称药王观音。又於千手观音四十手中,其一即是杨柳枝手〔千手千眼观世音菩萨大悲心陀罗尼、千光眼观自在菩萨秘密法经〕。左手结施无畏印,右手持杨柳枝。若修杨柳枝药法,可消除身上之众病。
中国民间供奉较多的观音画像和塑像随处可见。杨枝观音是以手执杨柳枝为其特征的观音像。有人认为杨枝观音起源于西域,据唐义净《南海寄归内法传》讲,西域习俗,每日以杨枝细条剔齿,熟嚼枝头以净牙,称齿木。当地有这样的礼节,向贵客赠齿木及净水,以表示祝人健康,及恳请之意。所以请佛菩萨,也用杨枝、净水。由此慢慢发展,逐步成为观音菩萨手中的法器。另外,古代印度,人们认为杨枝可以消灾除病。在千手观音的四十二个大手臂中的一个手执杨枝时说。身患种种疾病者,应手执杨柳枝诵念真言。据认为,杨枝观音的出现应当与此有关。还有人认为杨柳枝具有旺盛的生命力,这是以杨柳喻佛法的兴旺发展。另有传说中州地区民风败坏,致使天怒人怨,旱灾严重。观音菩萨知道后,显现真身,前来教化民众,使民风淳朴,礼乐往来,社会井然有序,并从玉净瓶中取出杨柳枝,醮着甘露洒向四野,顿时天降大雨,解除旱情。
在普陀山法雨寺后侧,有一庵名杨枝禅林,以供奉普陀三宝之一的“杨枝观音碑”而著称,此碑系明代万历三十六年根据唐代名画家阎立本所绘杨枝观音像勒石而成。碑高二米三三,宽一米三三,气势恢宏。2013年发行的普陀山1/4盎司金币背面图案就是采用该石碑造像的局部。
币面上观世音菩萨,珠冠锦袍、宝相庄严、仪态万方。面庞圆润而丰满,眉如弯月眼如柳,樱桃小口微抿,高高的发髻搭配上天冠及各类珠簪金钗,半敞披挂着的天衣饰以繁多的宝珠璎珞,华美堂皇。再加上它左手轻托白玉净杯,右手舒拂杨柳翠枝,玉指皓腕间动作柔美娇俏,更流露出浓浓的盛唐风韵。作通过巧妙地运用了阴刻、阳雕相结合的技法,使线条柔和流畅,疏密有致,刚柔相济,成功地再现了观世音菩萨的神韵。
细观此币,在欣赏灿烂艺术瑰宝的同时,使人感受到了佛教文化的博大精深及净化与澄澈的无穷力量。该枚金币不失为收藏供奉之佳品。
(金秋商贸010-65056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