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新闻

烟标收藏:从一两毛到上万元

[日期:2013-03-25] 来源:  作者: [字体: ]

来源:四川在线-华西都市报

工农兵牌。
 工农兵牌。
工农兵牌。
 工农兵牌。
湘江牌。
 湘江牌。

  原标题:从一两毛到上万元小烟标玩出大门道

  烟标,世界四大收藏之一,与火花、邮票、酒标齐名。对于收藏者来说,一枚好的烟标的设计、印刷、制作水平和风格,价值远远高过香烟本身。在成都收藏圈内,也有专门收藏烟标的发烧友,那些花花绿绿的烟标纸片,让他们爱不释手。

  近日,华西社区记者采访了四川省收藏家协会烟标火花专委会主任李铭,他将把自己收藏烟标的经历和经验分享给读者。

  小学开始迷烟标50年收藏5万枚

  李铭是一位土生土长的成都人,8岁开始收藏烟标,迄今刚好50载,现有中外各国烟标藏品近五万枚,其中四川地区早期烟标种类为全国第一人。他的藏品《文革烟标》曾荣获“中国西部收藏精品展”金奖,编著《中烟标收藏图鉴》,填补了中国烟标收藏史的空白,现为四川收藏家协会烟标火花专委会主任。李铭近期目标是在三年内创办“四川烟标博物馆”。

  为何着迷烟标?红色经典的“DM单”

  李铭介绍,烟标又称烟壳、烟盒,原本是烟草的包装,因烟厂销售需要在包装(烟标)上印刷精美图案,原意也是推销产品,商品的诞生必然是竞争,烟厂为了扩大销路争相在烟标上做文章,因此各种千奇百怪的牌名,精美绝伦的图案应运而生。

  值得大书的是在新中国诞生至上世纪九十年代的烟标成为了“媒体”,在那个时代传播方法甚少,烟草商品本身具有的广泛的流通性,烟标也就承载了不少传播的功能。在革命英雄主义感召下,全国人民空前热情,保卫祖国、建设祖国等事件,在烟标的牌名和图案上淋漓尽致地体现出来。

  以前的烟标在牌名和图案上都充斥着革命色彩。如牌名“红卫”、“战斗”、“全国一片红”,图案多为工农兵形象“革命样板戏”、“红灯记”、“海港”、“沙家浜”,毛主席语录、革命口号等都在烟标上,可以说那个时代的烟标己如现代的宣传单。这也是让烟标收藏最迷人的特特点。

  烟标收藏排行榜“文革”、“抗美援朝”抢手

  目前的烟标收藏可以用“火爆”形容,“文革”、“抗美援朝”类烟标最为抢手,稍微稀缺的毛主席语录标动辄数干元,前不久一枚罕见的“沙家浜”拍出一万多元。

  烟标以其精美图案、多不胜数的牌号种类、牌号图案表现出历史的厚重赢得人们喜爱,是纸品类收藏拥有较多爱好者的收藏门类。烟标收藏门槛较低,其价值低至一两角高至上万,所以又称为“平民收藏”。 华西社区见习记者 刘佳玮 摄影报道

 

 



阅读:
录入:007com

评论 】 【 推荐 】 【 打印
上一篇:地铁卡:大众收藏新宠
下一篇:投资者炒红木一夜损失两万
相关新闻      
本文评论       全部评论
发表评论


点评: 字数
姓名:

  • 尊重网上道德,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各项有关法律法规
  •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导致的民事或刑事法律责任
  • 本站管理人员有权保留或删除其管辖留言中的任意内容
  • 本站有权在网站内转载或引用您的评论
  • 参与本评论即表明您已经阅读并接受上述条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