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新闻

海派书画收藏历经三次高潮

[日期:2013-03-05] 来源:  作者: [字体: ]

2013年03月05日 今晚经济周报 

海派书画收藏 历经三次高潮
 海派书画收藏 历经三次高潮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人加入收藏大军,从10年前的200多万人,迅速激增为现在的8000多万人,且每年仍以20%的速度递增。这其中,海派书画的收藏爱好者亦呈逐年攀升之势。彭成秋告诉记者,追溯海派书画收藏的形成与发展,大致经历了以下三个历史时期:

  1860年太平军攻打上海,拥入租界躲避战乱的中国人激增至70多万人,其中有不少是来自上海近郊及苏浙皖地区的官僚巨富、士绅商贾及名门望族之后。由于土地、庄园、商铺、钱庄、作坊、工厂等无法带走,而金银太重、珠宝太招眼、名瓷又易碎,如带上唐宋元明清的名家书画,可谓物轻价重,甚至价值连城。于是中国历史上不少书画珍品就随着这些逃难的人群集聚于十里洋场,从而形成了上海第一次的书画文物收藏高潮。

  到了20世纪30年代,上海已成为国际大都会,其经济、商贸、文化的辐射力不仅影响到全国,而且扩大至东南亚及欧美。正是由于金融业的发达和工商业的繁荣,为收藏奠定了厚实的财力。而一批书画鉴赏家的出现,又使收藏拥有了考辨的名家。海派收藏正是在这种社会开放、经济活跃、人文昌盛的大背景下进入了一个中兴期,从而使商都海派的收藏和皇都北平的收藏形成了南北辉映之势。

  海派书画收藏的第三次高潮则是在1949年新中国成立前夕,国民党政权处于风雨飘摇之中,一批国民党的高官要员及一些老板商人集聚上海,准备出走台湾或海外,他们亦随身带了一批珍贵的历代书画。由于他们在上海生活的动荡,机票、船票价格的疯涨等原因,使他们只得抛出一些书画藏品,而这些藏品多集中在宋元明清的名家范围之中。这次海派书画的收藏在数量上虽不及前一次,但在名家名作上却颇有特色。

 

 



阅读:
录入:007com

评论 】 【 推荐 】 【 打印
上一篇:张掖一盗贼盗窃40万黄金玉石被抓获
下一篇:苏士澍:现在可以告慰启功先生了
相关新闻      
本文评论       全部评论
发表评论


点评: 字数
姓名:

  • 尊重网上道德,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各项有关法律法规
  •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导致的民事或刑事法律责任
  • 本站管理人员有权保留或删除其管辖留言中的任意内容
  • 本站有权在网站内转载或引用您的评论
  • 参与本评论即表明您已经阅读并接受上述条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