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清晏舫原称石肪。是颐和园内著名的景观之一,是园中著名的水上建筑。位于万寿山西麓岸边,建于清乾隆二十年(
1755)。舫上舱楼原为古建筑形式。但在英法联军入侵时,舫上的中式舱楼被焚毁。光绪十九年(1893年),按慈禧意图,将原来的中式舱楼改建成西式舱楼,并取河清海晏之义,取名清晏舫。1893年重建时,仿翔凤火轮式样,改为西洋式楼阁并配以彩色玻璃窗船侧加了两个机轮,两层船舫各有大镜,细雨蒙蒙之时,慈禧坐在镜前,一面品茗,一面欣赏镜中雨景。船体突出四个水龙头,每当大雨,楼顶雨水从四角的空心柱流下,由龙口吐出,景色壮观。此处原是明代园静寺的放生台,乾隆时改为船形后,每年四月初八浴佛日,乾隆皇帝仍陪其生母孝圣皇太后在此放生。 船体长36米,用巨大的石块雕砌而成。两层舱楼系木结构,但都油饰成大理石纹样。顶部用砖雕装饰,精巧华丽。
8克“已丑牛”币“石舫”以45度角度呈现在我们眼前,币面十分简洁,除石舫之外,再无一物。略去所有背景,更有利于突出主体建筑于币面。淡淡类如水墨的粗线条,在石舫底端,勾勒出静静的波浪不惊的水面。币面的雕刻,也分为两个层次:下,巨石雕成的36米船体,质朴而厚重,雕刻师落笔粗犷,强调渲染石材质的“硬”感;上,二层西式舱楼,大理石纹样装饰,窗嵌五色玻璃,顶压砖雕装饰,精巧与华丽相融。细观此币,贵金属币艺术神奇的魅力变成现在眼前。
(供稿:北京金秋商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