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住于瑞安的曾晓炜先生藏有43枚弥足珍贵的西湖博览会纪念明信片。前不久,他以这套明信片组编的《西湖博览会纪念明信片》邮集参加了在山西省太原市举办的“光辉的历程——纪念中国共产党成立85周年”全国集邮展览,获得了二等奖。此次展览是国内继2001年全国邮展之后,规模最大的一届综合类邮展,全国31个省(市、区)以及行业协会共选送了241部邮集参评参展,竞争十分激烈。
曾晓炜先生收集的这套西湖博览会纪念明信片,是77年前(1929年)为纪念在杭州举办的首届西湖博览会而发行的,系民国时期首套经批准发行的免资明信片,由上海商务印书馆印刷。当时西湖博览会的会场专门设立了临时邮局,为明信片加盖“民国十八年西湖博览会开会纪念”的戳记。这样,明信片就可以不贴邮票,免费投递至国内各地。
《西湖博览会纪念明信片》全套36枚,先后分三次发行,第一次发行6枚;第二次发行1枚;第三次发行29枚。该片正面上方印有中文的“西湖博览会纪念明信片”,下面为两行英文,左下角括号内印着“此片在会场邮局发寄国内免贴邮票”的字样。背面图案除1枚为西湖博览会会徽外,其余35枚分别为博览会的工业馆、农业馆、博物馆、丝绸馆、革命纪念馆等10处馆、所的照片。为配合西湖博览会免资纪念明信片的发行,杭州邮政局还刻制启用了1枚钢质邮戳。其图形为大象,寓“万象更新”之意,内刻“西湖博览会”字样、日期和一个“邮”字,供游人免费加盖。
首届西湖博览会纪念明信片发行量为2.8万套,这个数字在当时并不算少。但在经历了大半个世纪的风雨之后,现存的“西博片”都成了珍稀之物。曾晓炜收集的43枚“西博片”中,不同图案的为27枚,其余16枚为同图案但不同色。
曾晓炜今年38岁,1995年从一家国有企业下岗,现在从事个体打字复印工作。他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痴迷集邮。当时正念初一,在一篇《长大后的理想》的作文里,他说自己长大了要当集邮家,争取参加全国和世界邮展,并要夺奖。坚持了数十年之后,理想果然变成了现实。其实,这次已经是曾晓炜收藏的第二部邮集获奖了。5年前,他的邮集《马》在南京举办的“2001中华全国集邮展览”上就夺得过金奖加特别奖;2003年《马》还荣获国际镀金奖和世界大银奖。
说起收集这套西湖博览会纪念明信片,里面还有个感人的故事。
两年前,一个偶然的机会,曾晓炜得知杭州的一位邮人邹义昌先生手头有20来张西湖博览会纪念明信片要转让,但联系上后,其中的几张已经被浙江省集邮协会的原副会长、71岁高龄的朱国华先生捷足先登,买走了。曾晓炜就要下了剩下的16张。曾晓炜知道这种“西博片”较为难得,很难收集齐全,但有这十几张做基础,他就有了继续收集的信心和意志。当决定把收集“西博片”作为自己的主攻项目之一时,他最渴望的就是了解和掌握有关“西博片”的详细资料。
后来,这事不知怎么被朱国华先生知道了。万万没有想到,朱先生很快通过邹义昌给曾晓炜寄来了10多份刊有介绍“西博片”文章的报刊和一些早期资料的复印件。曾晓炜与朱先生虽然有过几次谋面和为数不多的书信来往,但作为晚辈,加之朱先生年事已高,他根本没想过为这点小事去打扰老人家,而朱先生仅仅只是听人说起曾晓炜的愿望,就马上从自己的资料库中整理出相关资料,委托邹义昌先生寄出。朱先生的这一举动,让曾晓炜十分感动。从这些资料和邹义昌转述的话语中,他领悟了朱先生的一番心意,即希望在“西博片”的发行地浙江,有后来者对它进行更好的收藏,因为朱先生自己就是一位热爱家乡的集邮者。一次到杭州,曾晓炜想登门向朱先生致谢,但被告知朱先生病重住院,不便探视。没过多久,就传来了朱先生仙逝的噩耗,使曾晓炜无缘再对他道一声谢谢。
带着朱先生的厚望和一种责任感,在以后的一年多时间里,曾晓炜又陆陆续续将在内地和台湾出现的20多枚西博会纪念明信片纳入册中,并参加了这次全国邮展,终于一举夺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