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新闻

龙年邮票原型现身南沙

[日期:2012-02-15] 来源:  作者: [字体: ]

2012年02月15日 10:23 信息时报 

  信息时报讯 (记者 周文 通讯员 南宣 利平)因张牙舞爪引发热议的龙年邮票在广州寻到了岭南版?记者昨日从南沙区有关部门获悉,黄阁镇东里村的一公祠内发现一幅距今166年,保存完整,画像清晰,栩栩如生的《教子朝天图》,这也是广州目前的发现面积最大,最原汁原味的飞龙壁画。有趣的是,飞龙与龙年邮票中的团龙十分神似,张牙舞爪霸气外露。

  壁画为1846年真迹

  昨天下午,记者来到位于该镇的东里村的辅党麦公祠,在公祠的大门上方清晰看到一幅以龙为形象的《教子朝天图》。据测量,这幅图长约2.5米,高约90厘米,保存得十分完整。在《教子朝天图》旁还有两幅小图,分别为《蓝田种玉图》和《写道德经图》,三幅图总长约3.7米,据南沙区文物管理所所长黄利平介绍,三幅壁画皆为1846年真迹。

  广州最原味的飞龙壁画

  据介绍,这幅《教子朝天图》是清代岭南民俗工艺中常见的传统题材,较多出现在宗祠建筑壁画上。如花都毕氏大宗祠、珠海莫氏大宗祠和中山苏氏祖祠等,也有以此题材制作的端砚、玉雕和木雕。其形式多是两条在天空云海中见首不见尾的苍龙,其中一条老龙正在教育一条小龙。

  据了解,辅党麦公祠的这幅壁画是广州唯一有明确纪年的清代以龙为形象的《教子朝天图》,图上题记说明此画作于道光丙午年,即1846年。该幅壁画也是今天所存不多的未经任何修改、描绘的清代壁画,完整全面展示了清代壁画和岭南民俗这种题材的原貌。

  前建仓库得幸运保存

  这精美文物之所以得以保存至今,完全是个偶然。据东里村党支部书记麦均荣介绍,村里有好几间麦公祠,这一间还是规模较小的一间。刚解放时,随着宗族意识衰落,在辅党麦公祠正门前搭了一间房用作仓库,“大跃进”期间做过老人院,后又被用作手袋厂的饭堂。刚巧就将正门墙楣上的壁画和砖雕遮盖了起来,这才使这些文物逃过以后多次政治运动的劫难。

  知多辅党麦公祠

  始建于清道光二十六年(1846),祠堂坐北向南,三间两进,面阔三间11米,深两进21.70米,建筑占地面积238.7平方米。硬山顶,碌灰筒瓦,灰塑博古脊,水磨青砖墙,花岗岩石脚,其特色是祠堂的砖雕、木雕、石雕、灰塑和古代壁画(多幅)特别丰富精美,从未被改动修过,是南沙有明确记年的、保存清代建筑艺术最为完好的祠堂古建筑,这幅“教子朝天图”壁画上有文字:尽日風雲濭素屏,峥嵘頭角露神形;静看颇有為霖勢,安得僧繇作點睛。清道光丙午年,冩在瓜月朔越後偶作,龍溪梁汉雲學繪。

  作者之争

  这个版本的《教子朝天图》,以前有人认为是清代杨瑞石(1836~1908年,番禺沙湾紫坭乡人)所画。但这幅画上的题款是道光丙午年,这年杨瑞石才10岁,不可能去作画,而且这幅画上有作者的署名。这样也更新了我们对岭南民俗这种题材绘画的认识。由此可见南沙黄阁在清代岭南文化中的特殊地位。

 



阅读:
录入:007com

评论 】 【 推荐 】 【 打印
上一篇:大版壬辰龙票打滚涨
下一篇:胡闺燕:品味邮票中的龙文化
相关新闻      
本文评论       全部评论
发表评论


点评: 字数
姓名:

  • 尊重网上道德,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各项有关法律法规
  •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导致的民事或刑事法律责任
  • 本站管理人员有权保留或删除其管辖留言中的任意内容
  • 本站有权在网站内转载或引用您的评论
  • 参与本评论即表明您已经阅读并接受上述条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