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新闻

当奇崛清韵的行草遇见古雅精巧的银币

[日期:2010-09-01] 来源:  作者: [字体: ]
 新闻来源:中国金币网 作者:黄健宁
书法是中国文化的指纹和血脉,是全球化时代中国文化的一种独有标志。中国书法“行走”数千年,以其中正和雅的文化襟怀和瑰丽悠远的文化气度,成为演绎中华民族国民性格的最佳载体。在世界历史上,恐怕没有一个民族像我们这样,把书写尊为“法”,把书家尊为“圣人”,把书法奉为艺术。从篆书、隶书,演进到楷书、行书、草书,一支笔,一张纸,只借助简简单单的黑白两色,却在点画、结构、线条、章法、力度、速度、气度以及枯湿、浓淡、动静之间显示出千姿百态的审美独创、气吞山河的艺术境界,留下无数的瑰丽篇章和名家大德。
    作为收藏者,颇觉遗憾的是,由于种种原因,我国现代贵金属纪念币多用规范的宋体字或黑体,虽然整齐划一能显正统,但从传播民族文化和拓展视觉效果,甚至是展现题材内涵深度来看,不能不说是一种缺陷。当奇崛清韵的行草遇见古雅精巧的钱币,在后者更为有限的幅面上展现意象无限的书法意韵,在钱币艺术的土壤上生长出别样的“书法之花”,这又是如何一番美妙景象。笔者以为,自1979年以来的中国现代纪念币,将书法艺术运用于钱币的最经典作品就是1988年发行的中国杰出历史人物纪念银币(第5组)。







    这套纪念银币分别在岳飞、苏轼、李清照人物肖像的背景上配上人物的经典名句。苏轼银币上镌刻的是《念奴娇•赤壁怀古》中的“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遥想东坡居士当年被朝廷贬职,在抑郁苦闷中来到赤壁,面对千古江山大好风景,诵出这样的旷世佳句,放下了心中的怅恨,得到了截然不同的心境,才会有如此的豪情壮志,才会有如斯的旷达清朗,透过币面上潇洒不羁的书体,我们可以触摸到那颗善感旷达的英雄心,人生不过短短数十载,任你功成名就,任你叱咤风云,任你震天彻地,终究淹逝于东流水浪涛中;“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一阙委婉凄美的《醉花阴》让李清照成为中国古代文学史上唯一一位傲视众家须眉的女儿词家,晚来风急,瑟瑟西风把帘子掀起了,人顿生寒意,联想到刚才把酒相对的菊花,菊瓣纤长,菊枝瘦细,而斗风傲霜,人则悲秋伤别,消愁无计,此时顿生“人比黄花瘦”之感概,诉尽人间的悲欢离合,道尽人生的愁苦无常;“抬望眼,仰天长哮,壮怀激烈”, 岳飞,一个响彻寰宇的名字,他是一个民族的象征,引领着不屈的精神与心灵,带着一种理想,一种尊严,一种气魄,一种骨气和毅力,豪吟着《满江红》向着历史深处走去,天地自有浩然正气。
    银币古雅清润,银币上的诗词有神有骨,情性焕然,写就诗词的行草体态欹侧,虽然结构清减,但笔画牵连映带,放逸生奇,具有流利洒脱的美韵。方寸之间,三种不同的美辉映成趣,协调而意境顿生,俯仰生情。
    这套银币能够成为书法与钱币结合最出色的作品,还有一个关键原因:银币上的行草出自于中国当代书法篆刻大家韩天衡的手笔。韩天衡先生,1940年生于上海,祖籍江苏苏州,号豆庐、近墨者、味闲,别署百乐斋、味闲草堂、三百蓉斋,擅书法、国画、篆刻、美术理论及画印鉴赏。其书画篆刻奇崛雄伟,富美堂皇,清丽洁莹,变幻多姿,具有强烈鲜明的艺术风格,是当代综合素养深厚而全面的艺术大家。韩先生的行草被搬上纪念币,不能不说是我等观赏者一大幸事,这些行草虽为先生一人所书,但却体现出截然不同的两种美: 
    第一美为雄奇美,银币上虽为小字行草,但字字都写得大气堂皇,落笔力实而气空,结字布势充满着一种张力,具有庙堂气概,充满着强烈的阳刚之美,把苏轼的不羁旷达和岳飞的激情豪迈演绎得淋漓尽致,落笔如有神,体现了一种博大、宏肆、雄伟的气格。
    第二美为清俊美,韩先生的草书亦不乏粗放中有柔腻,刚劲而不失流畅的特点,最明显的就是李清照银币上的字,字字流畅,刀刀遒劲,颇有古代文人书法的秉性,把女词人的幽怨哀婉表达得妥帖自然,也算是先生较为少见的作品之一,我们有幸在银币上见得,幸之又幸。
    洒脱飘逸的书法,与古代文人形象、白银的特有质感和谐统一,相得益彰,给人以方寸之间藏大天地的感受,这套雕刻精美的银币展示了历史悠久的书法艺术之魅力,也赋予历史人物题材更加深邃宽博的文化内涵。(供稿:广东粤宝黄金投资有限公司)
 
 


阅读:
录入:007com

评论 】 【 推荐 】 【 打印
上一篇:温柔之美 阳刚之气
下一篇:生动艺术场景的再现
相关新闻      
本文评论       全部评论
发表评论


点评: 字数
姓名:

  • 尊重网上道德,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各项有关法律法规
  •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导致的民事或刑事法律责任
  • 本站管理人员有权保留或删除其管辖留言中的任意内容
  • 本站有权在网站内转载或引用您的评论
  • 参与本评论即表明您已经阅读并接受上述条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