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新闻

山东邹城大案细揭文物内情 文物一出土便有买主

[日期:2010-06-07] 来源:  作者: [字体: ]
 

    揭秘

    怎么盗?

    寻找古墓是一个技术含量相对较高的活,但张大军的盗墓诀窍却有些类似于中医诊疗手法,即“望”、“闻”、“问”、“切”。

    “望”即看风水,看草木。经验丰富的盗墓者大多擅长风水之术,每到一处必先察看地势。由于古人迷信风水,因而多数古墓都建在“风水宝地”上,如依山面水之处,尤其是古河道的拐弯处,必然是墓葬聚集之地。此外,墓葬周围的草木甚至泥土,都是盗墓者做出判断的重要依据。

    “闻”即闻气味,依照气味的不同来分辨某处是否有墓葬。如秦汉时期的墓葬中,常被灌注水银和朱砂用于防腐;而唐宋之后的墓葬墙壁上通常涂抹有青膏泥。这些特殊物质散发的气味,一般人难以察觉,而盗墓者总能敏锐地辨别。“闻”的另一层含义为听声音。一般的大型古墓,一旦受到较大震动如空中打雷时,就能向地表传出不同于别处的声响。

    “问”就是踩点。盗墓者一般都能说会道,尤其善于与老人谈古论今。每到一处,他们便会以算命先生或风水先生的身份,拜访当地的老人,通过交谈,从当地传说中获取有关古墓的信息。有时他们也会通过当地史志搜罗信息。

    “切”,是最为重要的环节,一是指发现古墓后,根据地表的地势等情况,准确地找好打洞方位,以最短的距离进入墓穴;二是打开墓中棺椁后,没有遗漏地摸取死者身上的宝物;三是触摸到文物后,即能判断其为哪个朝代的文物、价值有多大等。

  揭秘

    怎么卖?

    邹城市文物旅游局局长邵泽水说,原先文物盗出后,要等待“识货者”——这是一个漫长并偶然的过程。而现在,文物一出土,便意味着它有了买主。

    邹城市文物旅游局执法大队大队长孙志强说,盗出的好东西一小时就能出手;三天时间可以通过二次“倒手”出境;如果是一条龙“不倒手”的话,两天到达境外。

    文物出境的路,一条通过广州、深圳海关;另一条是先将出土文物会集到河南、陕西、甘肃几个内陆文物集散地,之后取道香港、台湾再次集散,运往世界各地。

    据报道,当前,全球文物收藏量达万件以上的文物商,有3000人左右。这些不同国籍的大老板,控制着一个复杂而严密的文物交易网络。从各个国家盗掘出的地下文物,经过四五次“倒手”,最终到达他们手上。此时,这些出自古墓的文物,已不再带有任何“危险信号”,可以堂而皇之地被炒作、拍卖,并最终被顶级藏家收藏。

    在盗墓产业链上,风险最大的是基层盗墓群体,其次是最接近盗墓者的初级市场老板。无论是在盗掘还是运输途中案件被侦破,证据链条上最先锁住的就是这部分人。因此,只有通过频繁的“倒手”,才能抹去地下文物身上所携带的犯罪印记。(综合《齐鲁晚报》 新华社报道)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阅读:
录入:007com

评论 】 【 推荐 】 【 打印
上一篇:"恐龙之乡"莱阳发现罕见多层恐龙化石层面分布
下一篇:专家:4.3亿天价书法并不离谱 未来也许更贵
相关新闻      
本文评论       全部评论
发表评论


点评: 字数
姓名:

  • 尊重网上道德,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各项有关法律法规
  •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导致的民事或刑事法律责任
  • 本站管理人员有权保留或删除其管辖留言中的任意内容
  • 本站有权在网站内转载或引用您的评论
  • 参与本评论即表明您已经阅读并接受上述条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