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新闻

书画市场火啦还是疯啦 投资书画要小心谨慎图

[日期:2010-06-01] 来源:  作者: [字体: ]

2010年06月01日 16:12:10  来源:《河南日报》

    一幅古代书法作品,价格从33万元卖到935万元,7年间翻了20多倍;《雨花台颂》刷新单幅国画4000多万元的新记录。在国外,毕加索、克里姆特的画作更创下超亿美元的“天价”……

    书画由藏品成为礼品,并走向家饰。书画市场让人垂涎,投资书画让人产生暴富欲望,而书画市场的不规范又让人望而却步——

    书画市场:“黄金时期”?“虚火”、“虚高” ?

    现代画家傅抱石的巨幅国画《雨花台颂》在北京以4620万元的高价拍出,刷新了单幅书画作品的卖价记录。

    这个价格被称为“天价”。近年来,书画在国内市场一路走高,屡屡拍出天价:2004年,近代山水画大家陆俨少的《杜甫诗意百开集》以6930万元的价格成交。2005年,中国书画拍卖超过1000万元的达到46幅,成交价前一百名的作品成交总额为12亿元。2004年,这两个对比数字分别是20幅、9.5亿元。

    今年6月,奥地利画家古斯塔夫·克里姆特的《阿黛尔·布洛赫-鲍尔Ⅰ》被美国化妆品大王劳德以1.35亿美元收购,创下迄今单幅油画最高拍卖价记录。之前保持这一纪录的是西班牙艺术大师毕加索的名画《拿烟斗的男孩》,它曾于2004年5月在纽约索斯比拍卖行以1.04亿美元的价格被拍卖。

    这种现象正应了那句古话:“黄金有价,书画无价。”书画市场火啦?疯啦?

    业内有人却称这种现象为“虚火”,这样的价格为“虚高”。理由是:书画市场存在着严重的厚今薄古现象,例如,屡屡被人称道的元代鲜于枢的草书《石鼓歌》,纵然拍得迄今古书画最高价的4620万元,也和现代画作的价格相形见绌。甚至有人发问:难道八大山人、郑板桥、“四王”、石涛的历史地位果真比不上齐白石、徐悲鸿、潘天寿、黄宾虹、林凤眠、李可染吗?

    书画市场火爆和疯狂却是不争的事实。归纳起来,其火爆的原因主要有:

    有购买能力的经济富裕阶层的出现。收藏名书画已经成为一种时尚。有人说,在西方,“有车尤其是自己开车不算富裕,有房并且家中有名画才算有品位,属于真正富裕”。这种风气正在国内弥漫开来。

    以名书画为礼品。送整箱的“茅台”酒、“中华”烟,有的客人已不稀罕;送现金,有地位的客人不敢要、不愿收。而送名书画,既无伤大雅,又可传之后人、保值增值。

    “乱世藏黄金,盛世重收藏。”随着收入水平的提高和消费观念的变化,即便是普通人家,家庭装饰也把悬挂成千上万元的名字画提上了议事日程。



阅读:
录入:007com

评论 】 【 推荐 】 【 打印
上一篇:震撼 陈逸飞《弦乐四重奏》以6114万港元成交
下一篇:估价过亿《砥柱铭》明日登场 望破春拍亿元局面
相关新闻      
本文评论       全部评论
发表评论


点评: 字数
姓名:

  • 尊重网上道德,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各项有关法律法规
  •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导致的民事或刑事法律责任
  • 本站管理人员有权保留或删除其管辖留言中的任意内容
  • 本站有权在网站内转载或引用您的评论
  • 参与本评论即表明您已经阅读并接受上述条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