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每周质量报告》揭开了部分“紫砂壶”加工点的黑市制作工序。
上海材料研究所检测中心对央视记者随机购买的15件紫砂壶和紫砂杯进行检测。结果发现 ,15件紫砂茶具当中 ,除了两件原矿紫砂茶具外,其余13件样品重金属溶出量都出现了异常。其中黑色壶的锰离子溶出量达到 2.62mg/L,蓝色壶的钡离子溶出量高达6.39 mg/L。
“在一些未遭受污染的天然泥料中,钡、锰、钴、铬等一些重金属的溶出量微乎其微,几乎很难检出。”上海材料研究所检测中心化学室主任马冲先表示,通常在泥里面的钡含量微乎其微,相比而言,“化工紫砂壶”含有高出几百倍的钡。
马冲先说,“长期摄入钡 、锰、钴、铬等金属离子,会危及人体健康。”
中国保健专家委员会副主任委员西木认为,检测出来的金属如果是人工合成大量的形态,的确是有毒的。“重金属、有害金属,都会破坏人体的酶系统,继而产生许多毒性,包括神经毒性。即便是长期慢性摄入,也有致癌的作用。”(据央视)
北京:商户自曝百元紫砂壶均为假货
由假紫砂煲所引发的危机已经波及紫砂壶行业,央视近期对市场上的假紫砂壶进行了曝光。昨日,记者对北京的紫砂壶市场走访时发现,价格在百元以下的紫砂壶多为假货。对此,商户表示这早已是业内公开的秘密。
■商户称紫砂原料来自私挖盗采
马连道茶叶一条街是本市紫砂壶集中销售的地区。昨天下午,记者走访了马连道茶叶街上的8家茶行,每家茶行都经营着种类繁多的紫砂壶。在一家经营福建茶叶的茶行内,木架子上摆放着上百种紫砂壶,价格从二三十元到2000元不等,几乎每一件紫砂壶的产地都标注着“宜兴”。像记者这样的外行,仅从外观上很难区分紫砂壶的优劣,不管是几十元的壶,还是上百上千元的壶,壶底都有印章。只不过,低价的壶没有收藏证书,而高档紫砂壶的身份标志就是收藏证书。
类似的情况在茶行里普遍存在。“宜兴的矿不是关了嘛,哪来的这么多紫砂壶?”面对记者的质疑,店主表示虽然矿关了,但私挖盗采并没有杜绝,生产紫砂壶的原料只是没有以前多了。另外,还有一部分紫砂壶的原料是过去厂家囤积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