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黄高昂价格并非人为炒作
羊城晚报:那么在现阶段的情况下,我们在购买黄花梨家具时应该如何去区分不同的产地,并且保护自己的消费权利呢?海南黄花梨目前高昂的价格是否源于人为的炒作?在投资与收藏中又应该注意些什么?
邓雪松:海南黄花梨和越南黄花梨确实有很多的相似性,具体的鉴定方法应该是建立在长期的经验积累中的,多看多对比就会有直观的感受。在自己缺乏经验和把握的情况下,最好找有海南黄花梨收藏经验的资深人士协助辨别,另外选择商家时建议优先考虑那些从业时间长、品牌信誉度高、诚信经营的。关于海南黄花梨的价格高昂是否属于炒作的问题,我个人觉得价格高居不下的直接原因还是资源的稀缺和需求群体的扩大。目前,在海南靠做海南黄花梨木材生意的很多商人都转行歇业了,什么原因呢?因为没有货源,现在所说的做海南黄花梨木材生意就是家里放着几块板材,卖来卖去而已,海南黄花梨木材交易市场从规模上来说已经不复存在了。逛逛各地的仿古家具市场,海南黄花梨家具也极为少见,这样货源没有,产品数量也锐减,谁在炒作,货源都没有了还有什么可以炒的?
另外,抛开本次事件中的诚信经营和商业道德问题,单独来谈海南黄花梨和越南黄花梨这两种木材,越南黄花梨的材质也是很不错的,目前的价格仅次于海南黄花梨,也属于中国传统家具名贵用材之一。所以我想强调一下以上谈话中,谈到了海南黄花梨和越南黄花梨的市场价格差异,但是并不是去否定越南黄花梨的价值。对于海南黄花梨家具的收藏还是要依据家具本身的造型、工艺、韵味等来判断,家具制作工艺和比例结构上存在问题的也会反过来影响家具的价值。
劲飞红木案,黄花梨顶箱柜之柜门局部纹理
这是对企业经营者道德操守的考验
羊城晚报:请问通过此次事件,您认为会给仿古家具行业带来哪些影响?针对此事您还有什么看法和建议?
邓雪松:目前,国家红木标准的模糊疏漏和鉴定机构的无能为力,使得海南黄花梨的身份面临被稀释与替代的危险。在中国传统家具名贵用材中,只有海南黄花梨产于我国,也是我国所独有的自然资源,被誉为"木材中的大熊猫"可谓恰如其分。无论是站在保护民族珍稀自然资源品牌的战略角度,还是从维护消费者利益、规范市场的要求出发,都应该积极填补在法律上留下的漏洞,解决目前面临的问题。本次事件中,海南黄花梨和越南黄花梨产地无法鉴定的这个漏洞已经敞开,那么会不会有相应的企业看准这一时机,也趁机谋利?我想这对传统家具企业的诚信和道德是一个考验,也是对企业经营者的道德操守的考验。法律疏漏的,不见得就是合情合理的,在法庭胜败的裁决之外,还有人们心中道德法庭的存在,正所谓公道在人心。
从我了解到的中国传统家具行业来说,绝大部分仿古家具企业还是在遵循诚信经营这一传统商业准则的。一个企业的发展往往历时多年,但是品牌的倒塌却往往是在朝夕之间,近年来例如三鹿集团的瞬间倾覆,丰田深陷刹车门事件等等,对于我们企业的经营者来说都是值得警醒的。在当前全社会强化信用意识,全面加强诚实守信的教育,并努力建立信用制度和规范契约关系的背景下,传统家具行业如何去跟进,既关系到我们这个行业的发展,也是推动社会文明的必然要求。(文:羊城晚报 刘懿娴、戴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