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05月28日 10:00:29 来源:羊城晚报
据中央电视台财经频道经济信息联播栏目2010年4月18日报道:"2008年4月初,酷爱收藏的刘女士从北京飞宇商贸有限公司劲飞红木家具厂购买了一对顶箱柜与罗汉床这三件仿古家具,价值累计860万元人民币。劲飞红木家具厂提供的品质证书标示为:"100%香枝木(降香黄檀),俗称海南黄花梨",但在购买后,经过资深玩家以及行业专业人士鉴定,以上三件家具的材质均属于越南黄花梨。目前海南黄花梨与越南黄花梨的市场价格悬殊数倍,刘女士认为劲飞红木家具存在以次充好牟取暴利与商业欺诈的行为,为此向法院提起诉讼,要求厂家退还860万元的购货款,并根据国家相关规定另行赔偿860万元……"
随着这一新闻的报道,引起了社会上广泛的关注,而事件的发展却更是出乎人们的意料。近日,在国家木材鉴定机构无法区分海南黄花梨与越南黄花梨的情况下,北京市昌平区法院作出一审判决,法庭以没有权威机构能够对家具材质是否为海南黄花梨作出鉴定,且原告未能提出证据证明在劲飞出售家具时有欺诈行为为由,驳回刘女士的诉讼请求,消费者一审败诉。
目前一审判决虽已结束,但是此案给红木家具行业带来的震动却难以平息:此案中的真相到底是怎样?为何鉴定机构无法分辨海南黄花梨与越南黄花梨?消费者应该如何去分析辨别并保障自己的权益?此案判决对于红木家具行业的发展又将会带来什么影响?带着这些问题,我们邀请了中央电视台《鉴宝》栏目合作媒体《鉴宝》杂志传统家具栏目主编、中国家具协会传统家具专业委员会副秘书长邓雪松先生,进行本期专访……
劲飞红木案件中的"海南"黄花梨顶箱柜(顶部箱体未装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