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新闻

国内外冷热不均 价格"低估"高古瓷成"鸡肋"(图)

[日期:2010-05-24] 来源:  作者: [字体: ]
 

  国内外“冷热不均”

    李险峰介绍,高古瓷在国外比较受欢迎,国内藏家普遍认为,除了五大名窑外,其余大部分瓷器工艺水平与明清瓷器相比有很大差距,因此在国内外拍卖场上,高古瓷的价格相差甚远。

    据了解,2003年香港苏富比拍卖行拍卖一只南宋龙泉窑粉青鬲式炉,成交价近340万元人民币;而国内一只类似的鬲式炉价格在两万元到四万元之间,相差近150倍。“这种情况一直延续到现在。近两年,国内可以用几万、几十万买到的高古瓷,在国际市场可以卖到几百万甚至上千万,很受海外藏家欢迎。”

    记者注意到,2010年春拍,内地各大拍卖场均少有高古瓷。据本地某拍卖人士介绍,目前国内高古瓷还不能堂而皇之地进入拍卖市场,相关政策表明,考古发掘出土的文物不允许拍卖,盗掘文物流通的更是违法犯罪;充许流通的只有那些历代家传的和海外回流的文物,因此国内收藏家无法大量进入这个领域,价格也一直拉不起来。

    武汉少有精品“高古瓷”

    据多位本地古玩商户介绍,武汉市场上少有精品“高古瓷”,多是北方窑系、南方窑系列及其它杂窑口的出土藏品。

    李险峰介绍,在武汉古玩市场上流通的高古瓷,多为日用器(碗、碟、罐等)、陪葬品(魂瓶、泥偶、谷仓等),做工粗糙,色彩单一,不讲究审美性。且由于绝大多数为出土器物,故一般釉面都被腐蚀,其文物价值大于古玩价值,少有人喜爱。

    “不漂亮是其价格一直不涨的主要原因。”李险峰告诉记者,“两三年前,我收购了两只宋代南方某杂窑口的碗,价格为两三百元,摆在那几年也无人问津,更别提价格涨幅了。”

    另一瓷器商户陈先生也表示,在艺术品市场中最常见的高古瓷也多是粗糙的实用器,这也整体上拉低了人们对高古瓷的审美印象,使藏家认为高古瓷都是一揽子地摊货。(记者 邬红波)



上一页 [1] [2]    
阅读:
录入:007com

评论 】 【 推荐 】 【 打印
上一篇:聋哑小店主迷上十字绣 "清明上河图"2年完工(图)
下一篇:收藏清代家具要小心 业内人士称市场上赝品充斥
相关新闻      
本文评论       全部评论
发表评论


点评: 字数
姓名:

  • 尊重网上道德,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各项有关法律法规
  •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导致的民事或刑事法律责任
  • 本站管理人员有权保留或删除其管辖留言中的任意内容
  • 本站有权在网站内转载或引用您的评论
  • 参与本评论即表明您已经阅读并接受上述条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