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新闻

裁云制霞不让天工 对话岭南古典家具大家伍炳亮

[日期:2010-05-21] 来源:  作者: [字体: ]
 

    深度访谈:对话岭南古典家具大师 探讨古典家具设计发展之路   

古典家具设计大师伍炳亮

    伍炳亮自20世纪70年代末便涉足明清古旧家具收藏与古典红木家具经营,在其带领下,"伍氏兴隆"也早已驰名四方并赢得当代"岭南鲁班坊"的美称。本刊的这次访谈对古典家具有着更深的期冀:认识古典家具的真正价值所在以及对传统家具的改良与创新的定位思考。

  仿古家具美之所在:把握设计

    羊城晚报:今年的文博会上您又再次夺魁荣获特别金奖,实现"四连冠",相信这也将成为一段佳言美谈。您为什么能够连续四届获奖?您的心得和经验是什么?

    伍炳亮:三十年来对中国传统家具研究加深了对中国传统家具的认识,通过身体力行的实践,积累了对明清家具工艺手法、造型特征把握的实际经验,并逐步形成了自己心目中的传统家具经典"原型"。对明清家具审美内涵的理解和造型比例的把握是设计制作仿古家具的重点。

    关于获奖的心得体会,我觉得是实践出真知。在古典家具设计制作的实践中应该将设计制作经验提升到理论的高度去总结和认识,对中国明清传统家具的造型规律、内部结构、文化内涵等方面进行深入研究和理解,这些都是改良和创新设计出造型优美家具的重要因素。  

海南黄花梨浮雕葫芦纹椭圆桌(伍炳亮作品)

    设计对于红木家具的意义:行业成熟、腾飞的关键

    羊城晚报:目前的古典家具行业也可以被称为仿古家具行业,也就是说现在大家都是在仿制明清时期经典的款式而已,这些仿古家具只要工艺和选材没有问题而且款式不差的话,一般都卖得不错。那么,设计对于一个红木家具企业来说具体的意义在什么地方?

    伍炳亮:目前的古典家具行业确实绝大部分家具都是以仿制明清时期的款型为主,消费者目前对于这些家具的款式和造型也没有提出改良和创新设计的要求。因为站在历史的高度来看,我们目前所处的时期只是继明代和清代之后,红木家具发展繁荣的初级阶段,在市场发展到一个繁荣的时期后,必然会进行市场的细分。消费者的需求会进一步的细化,企业也会根据不同的消费群体把握着设计与制作的定位,这就是市场需求引导行业发展,在这个阶段市场需求与家具制作之间就会形成一个良性的循环互动。当市场上的古典红木家具有了不同风格和多样化的经典作品,这个行业才不会陷入恶性的价格竞争,才具有持续发展的能力。

    只要古典家具行业从跟风式的盲目仿制,转化成有针对性地设计制作,一部分企业完成升级转型的过程,能做出改良与创新设计、与众不同的产品,那么,这个行业才会完整和成熟,才会发生质的变化与飞跃。所以,是否具有设计的意识、设计的能力与审美品位,直接决定一个企业的发展高度,这也是一个成功的红木古典家具生产企业不可忽视的关键点。

  改良创新设计的原则:认识、学习、尊重、发展

    羊城晚报:您在上世纪80年代创业初期以来主要以制作高仿红木家具驰名业界,在随后改良与创新制作的家具款式中也带有明显的明清家具风格特征,所以作品整体风格上应该是趋于传统的,并没有创新很多具有鲜明风格的家具作品。这样来看,您的观点和作品之间似乎存在着矛盾,请问您的看法是怎样的?

    伍炳亮:一直以来,我主张以"借古开今、化古为新"的方式对传统家具进行改良与创新设计。那么改良和创新的目的是什么呢?是对中国传统家具文化艺术的继承与发展、弘扬。这里面有个先后的秩序,那就是先继承再发展。只有深入了解和认识了明清时期家具的造型规律、工艺手法、材质处理、文化内涵等等方面,我们才能够进入到发展的层次。

    而以高仿方式制作传统家具,就是一个认识和理解传统的很好的方式,这是一个必要的阶段,所以在高仿制作中是一个理解和认识传统的过程。深入了解之后,面对明清时期的家具作品我们才能分辨其中的优劣,存其精华,去其糟粕,这个时候就需要改良,在改良设计过程中再结合自己的认识理解和当今时代的家居生活要求进行创新,这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

    我自己的高仿、改良设计、创新设计这三类作品,也是在沿着先继承后发展的路子走,我最终的目地并不是创新设计出与传统家具风格相异或者哗众取宠的古典家具作品,我的目标是设计制作出既吻合时代需求,又体现明清家具精髓的中国古典风格家具作品。所以,我提倡和呼吁的对传统家具进行改良与创新设计,是在"传统风格家具"这个框架内进行的。那种随意运用几个传统家具元素进行简单的拼凑,以标新立异为目地进行的所谓"创新设计"我也是不赞成的。再强调一下,我提倡的对传统家具进行改良和创新是在认识、学习和尊重传统的前提下进行的,并不是对传统的全盘否定和推倒重来。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阅读:
录入:007com

评论 】 【 推荐 】 【 打印
上一篇:古旧家具鉴定秘技:中国明清家具的鉴别与收藏
下一篇:采炼明清风韵传承精工秘技 羊城现家具收藏热
相关新闻      
本文评论       全部评论
发表评论


点评: 字数
姓名:

  • 尊重网上道德,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各项有关法律法规
  •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导致的民事或刑事法律责任
  • 本站管理人员有权保留或删除其管辖留言中的任意内容
  • 本站有权在网站内转载或引用您的评论
  • 参与本评论即表明您已经阅读并接受上述条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