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载体,酒被称为是一个充满灵气的东西,无论是豪气万丈的指点江山还是激昂文字,又或者是潇洒的泼墨丹青,哪一样似乎都离不开酒,“无酒,便无兴致、无灵性、无回味、无激情……”中国人的生活似乎是在“无酒不成席,无酒不成欢,无酒不成礼”的状态之下。因此,有人就这样说了:酒从诞生起就深深地融入了人们的日常生活和文化,所以名酒收藏,升值是指日可待。真是如此吗?
我国有着数千年的酿酒历史,在世界上也形成了独具特色的酒文化,而白酒从某种角度而言也是中国文化的一种象征——“礼天地,事鬼神,奉亲酬友的神物。”也许从文化的角度我们不难看出名酒的收藏价值,这基于连普通大众都知道所谓的好酒就是年份越久越馨香、醇厚,其价值是“只有上涨不会后退”。那么对于大多酒收藏者而言,收藏酒,自然意味着是收藏名酒。这是一种品牌价值,也是“名”的价值。具有历史文化价值和艺术价值的名酒,其经济价值自然不菲,但是面对中国名白酒的市场上遍地开花的“百年老窖”,你知道谁是真正的“百年”?很显然仅从其完整性、酒瓶、酒标、包装设计上你是无法辨别的。而白酒的可蒸发性也给收藏者带来了一定难度。
相比于海外成熟的洋酒拍卖市场,内地的名酒拍卖市场还处在一个初露矛头的发展期。不过随着中国近年经济的持续发展,拍卖市场的潜力正在逐渐呈现。而洋酒收藏也逐渐走入国人的视线。
2008年香港佳士得“顶级珍贵名酒”拍卖回归亚洲后,拍卖成绩斐然,2009年香港佳士得名酒拍品的平均成交价高达134000港元,此成交价遥遥领先于亚洲其他拍卖行。作为全球洋酒拍卖的领跑者,2010年春季,佳士得将于5月29日在香港会议展览中心举行的“顶级珍贵名酒”拍卖,似乎让人期待不少。其中“金浆玉醴—跨越三个世纪的滴金庄珍品组合”,是滴金庄历史以来最大规模的单一拍卖组合,最早年份的一瓶为1825年。
毋庸置疑,从近年的洋酒收藏状况可以看出,洋酒收藏似乎成了投资者的又一个避风港。它与艺术品相比,有一个很大的优势——它是一种有形资产,不仅有升值的空间,同时也有“实用价值”。也就是说,酒并不是拍下来收藏了,放在那里就万事大吉。面对酒的最佳品尝时间,更多的时候我们要懂得收藏的酒在适当的时候应该拿出来享用。无论怎么看,对于酒的收藏,其实不仅仅是一种投资,更是一种生活品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