或许半生没当过官,无法体会权力的实惠,所以单位安排我负责组织打扫卫生植树造林或学习时给大家念念报纸也有一种与鹤立鸡群出人头地之感;
或许没机会周游列国,不曾感受欧美风景的美妙,所以那年随边民混进越南芒街,回来后便张牙舞爪的向别人说我出国了,并在国外买了点儿收藏品;
或许没穿过国际名牌服饰,所以单位的头儿广施恩惠给员工发了套廉价的衣服,便急不可耐地去理了个发再买条十几元的领带配上,对着照妖镜左看右看,居然感到自己也有了点人模狗样因此而扬眉吐气起来。
或许没尝过世界名酒,而且也不会喝酒,所以朋友们偶尔强拉硬拽的给我灌一两杯啤酒我便飘飘欲仙体内三味真火左冲右突,荷尔蒙象朝阳冉冉升起,好得我不喜欢去什么歌厅舞厅,因为哆声哆气之人成堆的地方,必然香水味太浓,我怕受刺激引起皮肤过敏。
小区里有个装修垃圾堆放处,每天都有几个妇女都在里面寻寻觅觅的,什么半块的磁砖裁掉的木地板,什么纸箱水泥袋,什么废钢管破绳儿,她们捡得不亦乐乎,每天能捡一车儿,看样子,效益也不错吧?至少,看她们那副心无旁羁我行我素的样子,生活应该很充实吧?
我玩起了收藏后,或许全是边角料,没什么珍稀之物,所以就甘于平凡随遇而安,在普普通通的藏品里寻找一点精神寄托来,象老火汤中的黄豆炖猪骨,虽然不象燕窝鱼翅汤那样十全大补,但炖久了也有点儿味道。
前几天,最近我配齐91-----2000年的硬币精装套币和95-----06年的所有钱币博览会银币,三千元就购全了这两个袖珍系列,洋洋八十多枚,把一枚彩金的价格切下一半就足够了,所以,自我感觉很实惠,站在露天阳台上,抬头对着静静的夜空静静的星星,做了个深呼吸,把眼睛轻轻闭起来,象明星虽然做了虚假广告却得到大笔收入那样陶醉起来。
市场每天都有热点出现,论坛里日日更新着黑马分析的文章,看多了,先不管预测是否准确,至少知道一点儿谁谁谁建仓了那些品种。
理解。
凡购买的,必定是自己看好的,没有人买了东西反过来痛骂它的,只是大千世界,五彩纷呈,各有各的美妙,多数人不喜欢的东西,未必便一无是处。
象我这些冷门品种,无投资者关注,无收藏群体追逐,十多年来静卧于市场里,安祥于行情中,象一块对春风秋雨寒来署往无动于衷的山石,没有芬芳,没有温柔,只有一种坚毅一种守望,在这种坚毅与守望中等待喜欢它的人。
我来了,我伸手粗糙的手牵了它。
因为我喜欢。
喜欢它自有喜欢的理由,先说精装流通硬币,其发行量也只有两万套,且到目前只发行了十年,估计以后也不会有这种系列品种发行了,空前绝后,十套一个系列,袖珍板块,洋洋几十枚,价格只有三百多元,相当于高价的流通纪念币一枚的价格,摆在桌子上,象部队士兵列阵,壮观、充实,有一种顺流而来突然停步回眸的风景,给人一种视觉效果的美满,虽然没有一枚象高价精制流通纪念币一样成为将军,但将军太突出,孤另另的玉树临风让士兵望而生畏,还不如大家都平起平坐亲密无间那样融洽。
再说钱币博览会银币,这个系列,它的母亲生它出来,就没打算好好哺育,让其自食其力是祸是福全凭造化,让它那些题材好的兄弟风头出尽享受人间富贵,而它象一个流浪儿,无人褒奖无人贬责,但它毕竟也是一种生命,在孤独中顽强地存在。
我喜欢静,于是便爱乌及屋,也喜欢上静的东西来。
也于是在静中发现它静的美,和它牵了手,相互依靠,同舟共济,各取其乐,我的性格和它的潜质,注定都无法在行情中出人头地,注定不会成为都市的弄潮儿,那不如找个静静的深山,当个快乐的山大王,有机会到山路上劫劫不法脏官,风紧了大喊扯呼,没机会就静守深山,大块吃山菌,大碗喝山泉,倒也痛快,我还打算继续买下去,出一套买一套,在无人光顾之间徜徉,静静中延续山大王的快乐。
再说,博览会银币独立规格,继往开来,相信还会生生不息,它在金币发展史上有着一种其它品种无法替代的地位,在大喊弘扬收藏事业的今天,岂能忽视它对这种事业宣传、召唤、吸引作用?当若干年后有人写金币发展史时,暮然回首,却在灯火阑珊处。
最不济也是对金币总公司的一种支持,想想呀,发行的东西,如果都没一个人理睬,金总的头儿岂不是很没面子?因此,我会一直继续集下去,说不定那天金总的头儿一高兴,恩准册封布衣为真正的收藏者,那我可是对金币收藏事业的有功之臣,真是英雄出自草莽,呵呵,到那时,我就可以写个凑功表,开头这就么写:
金总头儿,冒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