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新闻

揭秘世博:解析清明上河图能“动”的秘密 图

[日期:2010-05-06] 来源:  作者: [字体: ]

2010年05月06日 14:02:06  来源:北京青年报

中国馆内的镇馆之宝《清明上河图》 摄影/本报记者 袁艺

    上海世博园里的中国馆是大家必看的展馆之一,这两天不断有媒体透露中国馆的镇馆之宝是一个巨大的活动《清明上河图》,这幅图是怎么“动”起来,这种技术到底难在哪里?

    -动画版比原作大30倍

    4分钟一个日夜轮回

    观众从浦东上南路的主出入口进入园区,一下子就到了最打眼的中国馆下面。当然进入中国馆有两种方式,一种是从馆外乘坐扶梯直达顶层,一种是绕过基座入口的地方馆,乘室内电梯到顶层。到了中国馆内部,如果不看陆川的那部电影,就可以一眼望到足以让人震撼的电子《清明上河图》了。

    应该说,这幅电子的《清明上河图》是观众进入展馆后看到的第一件展品,正式开馆后,真正的《清明上河图》也会展示在它旁边,相互映衬。

    对于这幅电子巨作,以前媒体也报道的不少了,不过这幅图到底有多大,似乎有两种说法,有人说这幅图是原作的100倍大,这显然是夸张了,按照现场的解说,通过投影和动画技术幻化出来的《清明上河图》,比原作放大了30倍,实际是高6.3米、长130余米,观众走马观花还是得看10分钟。

    更让人叹为观止的是,《清明上河图》的画面是活动的,流淌的河水、飘动的帆船、往来的市民、客商、骆驼、鸡犬,配以流水潺潺,小贩的吆喝声此起彼伏……再往前走,发现画卷的天色还能晦明变化,4分钟是一个日夜轮回。

    -保留古本中代表性人物

    也创作了新人物

    看过这幅电子版的《清明上河图》,观众不免会有这样的疑问,电子版上的造型人物是不是与古本《清明上河图》完全重合的呢?

    画卷制作方水晶石数字科技有限公司的负责人告诉记者,这幅电子图保留了原作的所有特征,包括每条街道、船只、数百棵树、数百座建筑一个没少,色调、画风也一点都不差。

    至于画中的人物就更有趣了。古本《清明上河图》中,出现了多少个人、多少只动物,业界一直有争论,而电子版在相关古籍专家的指导下,对古本《清明上河图》进行了重新解读和制作。新作只保留了原作中最具代表性人物,另外,还根据同时期的其他画作,创作出了新的人物。成百上千张草稿后,才有了如今一群群衣着打扮、行为举止都符合北宋时期特征的行人游客。

    -动画对古本的细节

    进行大胆想象

    细心的观众能够发现,会“动”的《清明上河图》有了一些有趣大胆想象,例如原作中一艘大船正要穿越虹桥的拱洞,船夫一脸严肃、行人探头张望,但船究竟过桥了没有?新作给出答案,船夫们有的用竹竿撑岸,有的用长竿钩住桥梁借力,有的用麻绳挽住船帮,还有几人忙着放下桅杆以便船只通过……终于,在一番紧张的忙碌后,大船晃晃悠悠地通过了虹桥。

    另外,夜晚的城市是怎样的风景,也只有动态的《清明上河图》首次进行了大胆想象。

    据现场工作人员介绍,制作团队对每一个造型的人物和动作都得仔细研究,画面中草木建筑之间的遮挡关系、阴影分布,以及在晨昏不同光线下的变化,也都需要调试研究,这些工作前后耗时两年。

 



阅读:
录入:007com

评论 】 【 推荐 】 【 打印
上一篇:春拍续写"亿元神话"?拍卖公司 好东西是天价
下一篇:红木身价一年翻番 红木收藏逐渐成"潜力股"(图)
相关新闻      
本文评论       全部评论
发表评论


点评: 字数
姓名:

  • 尊重网上道德,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各项有关法律法规
  •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导致的民事或刑事法律责任
  • 本站管理人员有权保留或删除其管辖留言中的任意内容
  • 本站有权在网站内转载或引用您的评论
  • 参与本评论即表明您已经阅读并接受上述条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