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新闻

杰出的女画家周思聪与几位画坛大家的情谊 图

[日期:2010-04-29] 来源:  作者: [字体: ]
 

    叶浅予先生是在艺术与生活等多方面上给予周思聪持续关照的一位导师。周思聪在中央美院学习时,有一回,叶先生带领学生们到河北束鹿农村实习。实习期间,周思聪画了一幅题为“我病了”的画,叶先生慧眼识英,认为这幅作品的构思不同凡响,它跳出了当时的政治宣传窠臼,从实际生活中发掘题材,表现真情实感。他觉得应该提倡这种有真情实感的创作构思,并且鼓励周思聪保持这样的理念。周思聪毕业以后,叶先生也一直关注着她的艺术成长,尤其是在改革开放大潮中,他多次告诫周思聪要保持谦虚谨慎的作风,摒除浮躁,多下苦功,冷静面对名声金钱。这些教导对周思聪影响极大,使她即使在成名之后依然保持着一颗平常心,坚持着谦和朴诚的人生操守。1995年,叶先生去世,周思聪在自己重病在身的情况下撰写了《我们永远想念他———叶浅予先生》一文,表达对恩师的深切怀念。

《李可染先生肖像》

    周思聪与李可染先生的师生情谊更是密切。1958年,周思聪刚刚考入中央美院就登门拜访了李先生。后来,李先生带领学生们到颐和园写生。课后,他挑选了周思聪绘制的一幅画,亲题“颐和园一角”,并推荐到维也纳参展。这幅作品,在奥地利维也纳举行的第七届世界青年联欢节国际青年美术作品展览会上荣获银质奖,这极大地鼓舞了周思聪的艺术热情。1959年,周思聪节衣缩食攒钱买了一本李先生的画集,捧了去见李先生,李先生在上面题写“天道酬勤”四字激励她。李先生去世以后,1996年,一家出版社要为他出版一本画集,根据编辑的要求,画集采用宣纸印刷,里面的作者像就不能采用摄影作品,要用一张白描人物肖像,这样才能保持整体格调的一致。让谁来画这张肖像呢?李先生的家人先想到了周思聪,但随即考虑到她此时已是重病在身,就决定请她的丈夫、著名画家卢沉来画。李家人拿了几张照片去交代给了卢沉,可是后来周思聪还是知道了此事,说还是由她来画,并打电话请李家人又补充了几张照片。之后没几天,李家人接到电话,说周思聪过世了,当时大家都没心情再问肖像的事儿,而且非常后悔,觉得不该去烦劳一位临终的人。后来,卢沉在整理周思聪的遗物时,意外地发现了这张《李可染先生肖像》。这是周思聪在自己的手已经无法执笔的情况下,用两根手指夹着毛笔画成的。当时虽然有照片,而且她也承受着肉体与精神的双重痛楚,但她丝毫没有在艺术上偷懒,并未依着照片敷衍地画,而是严肃认真地创作,画出了她对恩师的独特感受。在生命的最后时刻,她仍坚持为恩师绘制肖像,并且是纯粹的艺术创作,真是感人至深。而这幅白描肖像,也成了她的绝笔。



上一页 [1] [2]    
阅读:
录入:007com

评论 】 【 推荐 】 【 打印
上一篇:光影轻浅 景致浓郁 法国7件国宝画今天开箱图
下一篇:95年前世博会"地球墨"现身中山?或为纪念版(图)
相关新闻      
本文评论       全部评论
发表评论


点评: 字数
姓名:

  • 尊重网上道德,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各项有关法律法规
  •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导致的民事或刑事法律责任
  • 本站管理人员有权保留或删除其管辖留言中的任意内容
  • 本站有权在网站内转载或引用您的评论
  • 参与本评论即表明您已经阅读并接受上述条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