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稿刊载于《钱币》报2010年4月上旬,如需转载,请务必注明来源于《钱币》报,转载于中国集币在线(http://www.jibi.net/),谢谢!
中国人民银行于2010年3月23日发行中国古典文学名著――《水浒传》彩色金银纪念币(第2组)一套5枚,其中金币2枚,银币3枚,分别为1/3盎司彩色圆形金币“玉麒麟卢俊义”、5盎司彩色长方形金币“三打祝家庄”、1盎司彩色圆形银币“青面兽杨志”和“行者武松”、5盎司彩色长方形银币“公孙胜斗法破高廉”。这是继去年“水浒”1组发行后,水泊梁山“调兵遣将”,再度登场,出演又一场好戏。从艺术的审美角度看,这5枚金银纪念币精彩纷呈,各有特色,但最值得品味的,当属“公孙胜斗法破高廉”。
公孙胜斗法破高廉
公孙胜道号“一清先生”,生得一双杏眼,落腮胡须,身长八尺,相貌堂堂,乃蓟州人氏,自幼好习枪棒,练就多般武艺,人称公孙胜大郎。后来师从罗真人,学了一身道术,能呼风唤雨,驾雾腾云,江湖上都称他做“入云龙”。按理说,作为一个道教髙人,本应在深山古刹修炼,但他对当时的黑暗现实深怀不满,便参与了智取生辰纲的“劫宝”大行动。功成身退,又归山而去。
高廉乃高唐州新任知府,兼管本州兵马,是东京高太尉的叔伯兄弟。高廉之名,极具讽刺意义。为官非但没有做到清高廉正,却倚仗他哥哥的势力,为所欲为。还带出一个叫殷天锡的妻舅,在当地横行害人。这伙人凭借手中权力,巧取豪夺,狼狈为奸,残害忠良,祸国殃民,是十十足足的黑、恶势力。
故事的起因是:殷天锡强占柴皇城的私家花园,高廉助纣为虐,将柴进拘捕入狱,打入死牢。宋江闻讯,发兵营救,被高廉使用妖法挫败。于是便派戴宗等到九宫县二仙山再请公孙胜下山。
在《水浒传》第54回中,公孙胜与高廉有三次斗法。
第一次是高廉使用一面“聚兽铜牌”,用剑击了三下,“只见神兵队里卷起一阵黄砂来,罩得天昏地黑,日色无光。喊声起处,豺狼虎豹怪兽毒虫就这黄砂内卷将出来。”而公孙胜掣出一把“松文古定剑”来,“指着敌军,口中念念有词,喝声道:‘疾!’只见一道金光射去,那伙怪兽毒虫都就黄砂中乱纷纷坠於阵前。众军人看时,都是白纸剪的虎豹走兽,黄砂皆荡散不起。”
第二次是高廉不甘失败,于二更前后进行偷袭,使用一个葫芦作法,“离寨渐近,高廉在马上作起妖法,早黑气冲天,狂风大作,飞砂走石,播土扬尘。三百神兵,各取火种,去那葫芦口上点着。一声芦哨齐响,黑气中间,火光罩身,大刀阔斧,滚入寨里来。”而公孙胜配合吴用设下的诱敌之计,站在高埠处,“仗剑作法,就空寨中平地上刮刺刺起个霹雳。三百神兵急待步,只见那空寨中火起,火焰乱飞,上下通红。无路可出。四面伏兵齐起…三百神兵不曾走得一个,都被杀在阵里。”
第三次是高廉于逃跑中,“口中念念有词,喝声道:‘起!’驾一片黑云,冉冉胜腾空,直上山顶。只见山坡边转出公孙胜来,见了,便把剑在马上望空作用,口中也念念有词,喝声道:‘疾!’将剑望上一指,只见高廉从云中倒撞下来…”被梁山好汉插翅虎雷横,一朴刀挥做两段,死有余辜。
其实,公孙胜与高廉本是同道中人,只为一念之差,走了两条相反的人生轨迹,前者匡扶正义,后者恣行邪恶。若论本领,原来也是旗鼓相当,难分胜败。只是罗真人在公孙胜第二次下山前,特授于他“五雷天心正法”,可救宋江,保国安民,替天行道。这就是人们常说的“魔高一尺,道高一丈”。 公孙胜凭借自己的本领,多次为梁山根据地的创建和发展做出杰出贡献,受到众好汉的爱戴和敬重,后来坐上了聚义厅的第四把交椅。
此次发行的“公孙胜斗法破高廉”纪念银币,艺术地再现了这一场正义与邪恶之战的精彩瞬间。银币的背面图案采用中国传统工笔重彩技法,线条若行云流水,人物形神兼备、栩栩如生,设色鲜艳而富有象征意味。币面上,穿着红色太极八卦图道袍的公孙胜,身材魁伟,大气凛然,左手扬起正义之剑,右手伸出威武之指;而身穿紫色袍服的高廉被逼至一角,穷途末路,惊惶失措。升腾而起的冲天烈火,令高廉妖术中那些怪兽毒虫纷纷坠地,原形毕露。整个画面采用局部彩色,在大面积银色图案的衬托下,主体形象更加鲜明、生动。收藏者把玩之余,静心而思,一定会有一股浩然之气荡涤心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