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新闻

2010,城,在我们心中

[日期:2010-03-29] 来源:  作者: [字体: ]

佩一枚“中国2010年上海世博会”纪念金银章,2010,上海,城,在我们胸前,在我们心中。

传统意义上的胸章,是指佩于左胸部位的徽章,它是一种特别的标记,表明佩戴者的身份或职务。“中国2010年上海世博会”纪念金银胸章,在此涵义上延伸,它既是上海世博会的特殊标记,也是主办国、主办城市的公民身份象征。

金银纪念胸章套装,分0.3克金和1克银两种,每款3枚,展现的是世博会3大主题,一是会徽,二是吉祥物,三是展馆。三者以本金本银为原色彩,本金本银之上,分别突出的绿,是蓝,是红。绿是生命,是希望;蓝是辽阔,是博大;红是鲜活,是朝气。3枚章设计非常简洁,没有任何辅助性绘画语汇,这种简洁,很大程度,增加了纪念章的美感。佩戴于胸,庄重,大方。其中金质为圆形,银质纪念章为变异方形。

同时推出的“中国2010年上海世博会”纪念金银章,则紧扣“城市――让生活更美好”主题,它的所有设计元素,或虚或实,或繁或简,或明或暗,全部围绕“城”做文章。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城”是一部大文章,从2010上海世博会的角度,它包括城市多元文化的融合,包括城市经济的繁荣,包括城市科技的创新,包括城市社区的重塑,包括城市和乡村的互动,等等。从历史角度,城市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产物。社会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必然会出现城市。由于国情有异,不同国家、不同地区的城市,也就有不同的文化表象与建筑特征。纪念金银胸章方寸画面有限,如何完美而准确地展现中国特色“城市”?

设计者独具匠心,择其点,弃其全,以滴水之映象,折射出中国城市从“置社有市之邑”到“理解、沟通、欢聚、合作”世博会,漫漫千年的发展史。

“中国2010年上海世博会”纪念金银胸章截取的3个点,古代城池,紫禁城,上海外滩,既有纵贯线的全面而辽阔,又有横截面的典型而细致。其中“古代城池”是中国城市的标志,它由内城、外城、角楼、敌台等多重建筑组成,是古代城市重要的防御体系。“古代城池”画面只截取其中一角,主要为城墙(城)、护城河(池)、城门(楼),以及瓮城。同样,“紫禁城”选取的,也只是明、清两代24位皇帝主政及起居之皇宫中的一个大殿,但其孤傲,其顽固,其尊贵,其威严,同样一览无余。依中国古代星象学说,紫微垣(即北极星)位于中天,乃天帝所居,天人对应,故紫禁城。在中国历史上,它也是皇族权力的象征。“上海外滩”东临黄浦江,3千米长街之上,建有哥特式、罗马式、巴洛克式、中西合壁式等52幢风格各异的大楼,有“万国建筑博览群”之誉。上海外滩曾是西方列强在上海的政治、金融、商务、文化中心,现在则是中国对外开放的标志。从以防御为主的“古代城池”,到改革开放的“上海外滩”,突破的是“紫禁城”的封闭与保守,展现的是“对城市遗产的保护”,关注的是“健康的城市发展”,推广的是“可持续的城市发展理念”,促进的是“人类社会的交流融合和互相理解”。“中国2010年上海世博会”纪念金银章的设计,从大政治大社会的思考角度,阐述了2010上海世博会的深层次意义。有趣的是,1公斤、5盎司金章与12盎司银章,为直立长方形,这在纪念章形制中,相对少见。而3克金和30克银套章,为横置,虽被切割成3块,但各自独立,各自成华丽篇章。

2010,上海,城,在我们胸前,在我们心中。那一抹金色,让我们腰板更加挺直。那一束银光,让我们眼睛更加闪亮。

本稿刊载于《钱币》报2010年4月上旬,如需转载,请务必注明来源于《钱币》报,转载于中国集币在线(http://www.jibi.net/),谢谢!



阅读:
录入:007com

评论 】 【 推荐 】 【 打印
上一篇:第七珍-宋 定窑白釉孩儿枕(子安)
下一篇:上海世博金第三组即将发行
相关新闻      
本文评论       全部评论
发表评论


点评: 字数
姓名:

  • 尊重网上道德,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各项有关法律法规
  •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导致的民事或刑事法律责任
  • 本站管理人员有权保留或删除其管辖留言中的任意内容
  • 本站有权在网站内转载或引用您的评论
  • 参与本评论即表明您已经阅读并接受上述条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