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新闻

第七珍-宋 定窑白釉孩儿枕(子安)

[日期:2010-03-29] 来源:  作者: [字体: ]

本稿刊载于《钱币》报2010年4月上旬,如需转载,请务必注明来源于《钱币》报,转载于中国集币在线(http://www.jibi.net/),谢谢!

定窑白釉孩儿枕,这是在故宫官方著录的名册上的正式名称。
宋,高18.3cm,长30cm,宽18.3cm。现藏北京故宫博物院。

孩儿枕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枕以孩儿背作枕面,作孩儿伏卧状。男孩儿造型充满童趣,活泼可爱,双眼圆而有神,神情自在得意。整件作品线条柔和流畅,细部刻画极为生动传神。孩儿两臂环抱侧身向外45°角微微翘起头部;右手持一绣球,两腿微曲交叉上跷。身着丝织长袍,外罩坎肩,长衣下摆处团花印纹依稀可辩。下承以长圆形状榻,榻为长圆形与身等长等宽;榻周边饰以浮雕纹饰,四面开光,其中一面开光内凸起螭龙,刀工遒劲有力,线条自然清晰;开光外为如意云头纹,相对的一面光素,其余两面亦为如意云头纹;刻花装饰有浅浮雕之美,主线与辅线相衬刻划深浅不一,物象生动自然,具有较强的立体感。枕身釉呈牙白色。底素胎,有两孔。

孩儿枕2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瓷枕在两宋及金、元时期广为流行。宋代以磁州窑、当阳峪窑、扒村窑、登封窑所出为多。这一时期的瓷枕逐渐从实用品转向了雅俗共赏的工艺品,而造型较为繁复婴儿题材成为众多瓷枕题材中最为丰富的一类。聪明的定瓷匠师们,面向生活,在精美的瓷器上营造浓厚的民间生活情趣,创造出这件雕工极佳名垂瓷史的定窑名瓷孩儿枕。作为我国民间古陶瓷中具有代表性的品种,孩儿枕寄托了人们多子多福的心愿。

枕头是人们常用的睡眠工具,古人在原本简单易行的枕头上大发情怀,化实用为工艺,既满足人们追求美的感官享受的乐趣,又为后人留传下优美的艺术品,成为后世高端收藏者趋之若鹜的珍藏。

800年的定瓷是宋代陶瓷中的佼佼者,产地在今河北省曲阳县。因宋代曲阳县属定州管辖,故名定瓷。定瓷的烧制始于唐,(公元618—907年),兴于北宋(公元960—1127年),失于元(公元1127—1368年)。北宋是定窑发展的鼎盛时期,与同时代的汝、钧、官、哥窑并称宋代五大名窑。其中,惟定窑以烧白瓷为主,以装饰见长,成就很高。品类由盘、碗、瓶、尊、炉、枕、人物等。定瓷胎质坚密、细腻、釉色透明,柔润可比美玉,有“白如玉,薄如纸,声如磬”之美誉。宋代大诗人苏东坡知定州时,曾用“定州花瓷琢红玉”的诗句,形象地赞美定瓷的绚丽多彩。现收藏于故宫博物院的“定州白瓷孩儿枕”是定瓷的佼佼者。而令人欣慰的是,这样的珍品在我国台北“故宫”中也收藏有两件,与北京故宫的孩儿枕如出一辙。

定窑热烈奔放、丰富多彩的装饰性纹饰给人以痛快淋漓的审美感受。定瓷画面严谨,讲究对称,装饰技法以白釉印花、白釉刻花和白釉划花为主。工整素雅的白釉印花定器历来被视为陶瓷艺术中的珍品。定窑虽原为民窑,但北宋后期曾一度烧造宫廷用瓷,因此影响较大,其后各地纷纷仿制,“盗版”遂成常态。定州窑遗址在北宋末年“靖康之变”后,由于连年兵灾,逐渐衰落和废弃。

定窑的制瓷技术,对促进我国制瓷业的发展起了重要作用。由于定瓷原料配制、装饰技法、工艺流程没有留传下任何历史资料,现代的定瓷制作受到诸多条件的限制,现代定瓷人努力发掘定瓷失传的工艺,烧窑技法,恢复生产了多种久已断档失传的瓷品种类。当然新中国建立后,这种种努力也同时发生在其他传统名窑如钧瓷、龙泉瓷等的发展上。科技人员用古代的原料,娴熟的工艺技法,通过上百次研究实验,使定窑瓷艺术获得继承和发展。他们在仿古的基础上,推陈出新,研制成功了仿古、美术、日常三大系列工艺产品200多种,产品除在中国境内展出屡屡获奖,还声名远播跨海越洋行销北美、东亚、西欧等十几个国家和香港特区。古定瓷的型体气韵,以及质地、色泽、造型、图案在这些新烧制出的仿古定器上得以保证,以致几可乱真。

今天新定瓷的发展已站在新的历史起点,它不拘时代风潮的变换和影响,坚持自生活中来又到生活中去的艺术发展真谛,向生活中寻求艺术大美。它的民俗化倾向深刻,造型多采用民间喜闻乐见、喜庆祥和的素材,和中国传统年画的创作形式合拍,富于浓郁的乡土生活气息;创作的大量民间生活情景的小品,形象充满活力、动感,表现出一个民族健康质朴,乐观向上的风貌。不断地创新品种,启发人们对美的理解和想象,将富于中原地域生活风情的定瓷带入一个全新的艺术境界,为中国陶瓷史增添了多彩多姿的篇章。

文化、艺术的传统与创新在各个历史发展时期,和各类艺术、文化作品中都有过囿于所在时代、环境的遭遇,时而屈服妥协,时而坚持固守的、类似于挣扎、呐喊、爆发的艺术情感和襟抱,创造艺术时的真情流露为世人带来的精神享受和生活乐趣,以及他们的艺术主张发人深省。他们对艺术的终生追求、他们的喜怒哀乐尽在其中,那一份萦绕在自我心灵的独特的艺术情结,将他们的所爱导入一个全新的艺术境界。

寸有所长尺有所短,虽然碍于铜章尺幅大小,孩儿枕铜章也像其他的艺术一样,总是留有些许的遗憾。可能也是出于对铜章的那份挚爱难抑,故来吹毛求疵一笔。如众所知,定瓷的两大特点,如瓷质的“白如玉,薄如纸,声如磬”,在铜章上难以变现暂作罢论外,但定窑瓷器装饰技法以白釉印花、白釉刻花和白釉划花为主,其极具艺术感染力之热烈奔放,丰富多彩的纹饰给人以痛快淋漓的审美感受,却被忽略得让人心痛不已。但也许是世人独醒我独醉,庸人自扰的一点顾虑。谁让我爱铜章,就当我是缘木求鱼!

顺便附带一笔,曲阳称得上是人杰地灵之地,另一与定瓷双峰对峙、同台竞技的具有二千多年历史的曲阳石雕艺术,与定瓷可称曲阳的并蒂双姝。



阅读:
录入:007com

评论 】 【 推荐 】 【 打印
上一篇:广州众民间藏宝者鉴宝铩羽归 万件藏品假货八成
下一篇:2010,城,在我们心中
相关新闻      
本文评论       全部评论
发表评论


点评: 字数
姓名:

  • 尊重网上道德,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各项有关法律法规
  •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导致的民事或刑事法律责任
  • 本站管理人员有权保留或删除其管辖留言中的任意内容
  • 本站有权在网站内转载或引用您的评论
  • 参与本评论即表明您已经阅读并接受上述条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