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03月19日 15:35:32 来源:新华网
刊有雷锋《我决定应召》一文的《弓长岭报》
新华网消息:3月2日至5日,在北京丰台区文化馆举办了纪念学雷锋活动大型展览。雷锋的生前好友、各行各业的学雷锋先进典型、部队官兵、学校师生等京内外数万名观众参观了展览,引起很大反响。
展览包括史料文字、纪念物品、书画作品、雷锋影像等四大类,共计5000多件展品,有各种邮票、邮资信封、纪念品和全国各地出版发行的学雷锋活动宣传品等,而鲜为人知的是,这些展品都是由八一电影制片厂化服道车间原主任董兴喜提供的。
收藏之路,女大学生写信给雷锋
董兴喜收藏有关雷锋的物品8000多件,举办弘扬雷锋精神展览40多次。
董兴喜开始进行雷锋专题收藏,是在八一电影制片厂工作时一次偶然的机会。1989年11月,八一电影制片厂要拍摄一部《雷锋是谁》的纪录片,董兴喜便找到影片的创作人员在他精心设计的纪念封上签名。其后雷锋班的历任班长受邀来京,董兴喜激动不已,又索要到了他们的签名。就这样,他渐渐走上雷锋专题收藏的道路。
董兴喜收藏"雷锋"首先想到的线索就是沈阳军区原工程兵部宣传助理员张峻。1961年,雷锋做好事出名后,张峻便跟随雷锋拍照,经常和雷锋吃住在一起,为雷锋拍了200多幅照片。近30年过去了,现在张峻在哪儿?董兴喜先后多次给大连、沈阳等地写信查找,但都石沉大海。正当他为找张峻犯难时,八一厂的一位战友告诉他:"我是张峻招来的兵,张峻在鞍山。"董兴喜马上与张峻取得了联系。张峻为此深受感动,忍痛割爱将4张未发表的雷锋照片送给了董兴喜。
随后,董兴喜又5次北上雷锋的第二故乡辽宁抚顺,4次南下雷锋的家乡湖南望城搜寻有关雷锋的物品。展品中当年一位医学院女大学生给雷锋写信的原件,就是他辗转在雷锋原来所在部队得到的。而搜寻故事片《雷锋》和《雷锋之歌》的宣传海报,更是历经多年苦求而不得后,才于2002年在一位湖南藏友的帮助下寻得。2005年董兴喜退休后,他更是把主要精力投入到雷锋的收藏上,骑着一辆旧自行车满京城转悠,像大海淘金一样去寻找自己所需要的宝贝。两张在旧货市场淘来的《弓长岭报》又为他的收藏增添了精品。
总政宣传部编印并下发全军的战士丛书《苦孩子、好战士》
吾道不孤,终有"雷锋书屋"
20多年来,董兴喜为了搜集到更多有关雷锋的资料,他先后拜访了诸多相关人士,这其中包括曾批准雷锋参军的辽阳武装部原政委余新光、雷锋的同班战友田生绵、《雷锋的故事》一书的作者陈广生、第一个演雷锋话剧的演员张玉敏、第一个唱雷锋的歌唱家朱光斗、第一个画雷锋的画家李琦等。
在与雷锋相关的300多人中,董兴喜联系了200多人,回信率约90%。与雷锋曾同开一辆车的战友乔安山,得知董兴喜搞雷锋专题收藏后,当即给他邮寄了签字封;一名当年雷锋所在部队的团领导,把雷锋生前亲手拆过的实寄封送给董兴喜,这成了他收藏中的珍品。
周围的许多亲友也给了董兴喜很大的帮助,有的老干部把珍藏多年的《雷锋日记》送给他;八一电影制片厂《大进军》摄制组到中南海拍摄毛泽东故居时,注意到主席办公桌的台历架上摆放着"向雷锋同志学习"的印刷体题词,就专门拍回照片送给他;八一电影制片厂政治部原副主任应克时,把1961年总政宣传部编印并下发全军的战士丛书《苦孩子、好战士》等书籍资料整理好送给他;其他积极为董兴喜收藏雷锋提供线索的人亦不在少数。
随着搜集的藏品越来越多,董兴喜在自己家里专门腾出一间房用来摆放,著名老将军孙毅特意为他题写了门匾--雷锋书屋。
"我要把雷锋精神传到瑞士去"
2000年3月5日,在中国雷锋精神研究会、中国收藏家协会、北京报国寺文化公司和八一电影制片厂的支持下,担任中国雷锋精神研究会副秘书长兼常务理事的董兴喜,从自己藏品中精心挑选了2200多件,在报国寺第一大殿首次举办了《雷锋精神永放光芒》展览,雷锋的生前战友乔安山来了,雷锋辅导过的学生孙桂琴来了,雷锋班第四任班长曲建文来了,被誉为京城"活雷锋"的孙茂芳也来了……展览取得圆满成功。
从此,董兴喜的主要精力从专题收藏雷锋转向举办雷锋精神专题展,每年3月份前后他都忙着筹备全国各地巡回展出。2003年2月,北京市委宣传部所举行的纪念毛泽东主席题词"向雷锋同志学习"发表40周年雷锋精神展,观众达到数万人,也吸引来了不少知名人士以及外国游客,著名科学家钱三强的夫人何泽惠女士得知后,让工作人员搀扶着专门赶来观看,并主动与董兴喜合影留念。周洪瑞是一位瑞士观众,看完展览后慕名来到董兴喜家里拜访,满屋子的"雷锋"让这位外国朋友大开眼界。临走,董兴喜特意挑选了十几本有关雷锋的图书、画册送给周洪瑞。这位外国友人兴奋地对董兴喜说:"我要把你的事迹同雷锋精神一起传到瑞士去。"
董兴喜坚持不懈地收藏雷锋,举办弘扬雷锋精神展览,除了耗去他大部分精力以外,经济上也付出不少花销,至今家里简朴得连一件像样的家具、电器都没有。有人曾劝他考虑商业化运作。董兴喜听了说:"我收藏'雷锋'、举办展览,是为了在全社会弘扬雷锋精神,这是我们军人的职责。要是啥都考虑经济利益的话,那就没意思了。"(李天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