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新闻

人文记录、历史缩影 从古钱看朝代更替历史变迁

[日期:2010-03-12] 来源:  作者: [字体: ]

2010年03月12日    来源:人民日报海外版   柏泉轩

一元复始,万象更新。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随着持续的、大规模的拉动内需政策的推进,毫无疑义地将继续成为文博领域众所瞩目的重点。当人们将目光投向古书画、古瓷器、古家具时,还应当睁开慧眼识古钱。

    笔者以为,中国古钱从文物研究意义和文物价值来分析,绝不稍逊一般意义的同时代瓷器、书画、碑帖、兵器、玉器……然而,除专业讨论古钱的传媒、论坛、阵地以外,似乎就冷落了许多。平心而论,求实探讨,哪枚古钱不同其它文物一样作为人文的记录、生活的逆光,历史的缩影,而熠熠生辉。

    古钱币是不同历史时期朝代更替的最直接反映。皇帝登基或改元,必开铸年号新钱。通过研究年号钱,进一步复习了历史;古钱币是不同历史阶段阶级矛盾、民族战争不可调和,相持、巩固的标志。兵马未到,粮草先行。后勤保障的最直接、最有效的措施就是铸钱。安史之乱有铸钱,称得壹、顺天元宝。李顺、王小波起义铸有应运元宝和应感通宝,——这可能是我国现存的最早的农民起义军铸币了。少数民族政权契丹(辽)、金、元,在建政前后皆存少量铸币,但品类繁多,史实可证;古钱币是我国不同历史时期、不同地域、不同民族,生产力发展水平的象征。从铸币的材质、形制、文字,我们已经得知,并将继续得知大量的历史奥秘;古钱币是我国不同历史时期,不同地域,政治、经济、军事、文化、人文现象的实证。自秦汉以降,直到清末民初,厌胜钱一族枝繁叶茂,树大根深。徘徊其中,如入迷宫,给人以探究的动力,求索的永恒。

    古钱币在诸多文化遗产中,外圆内方,文化内涵,一脉相承。以不变应万变,万变不离其中,体现了深邃的中华文化底蕴;古钱币在诸多文化遗产中,穿行于街肆、王宫,以微小身躯,撼动诸多商品,成为不可或缺媒介,搞活了经济,拉动了流通,推动了社会物质生产的发展;古钱币在诸多文化遗产中,诏令百姓,宣示王道,统一万众,成为最具代表性的皇权象征,促进了社会的进步;古钱币在诸多文化遗产中,具有交流迅速的特征,从而自动传递信息,介绍经验,沟通生活,成为独具中华特色的人文历史名片,促进了地域交流和民族融合。古钱币同其他历史文物相比,既有祖国历史文化的日月光辉,也有区别于其它历史文物的人文色彩。

    中国古钱币在历史中的文物价值、历史研究价值,绝不逊色于其它瑰宝。在文博研究领域中,中国古钱币的地位应当有所提升。

 

 



阅读:
录入:007com

评论 】 【 推荐 】 【 打印
上一篇:82幅珍品落沪 来自美第奇家族"奢侈与虚荣"(图)
下一篇:“地方粮票”
相关新闻      
本文评论       全部评论
发表评论


点评: 字数
姓名:

  • 尊重网上道德,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各项有关法律法规
  •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导致的民事或刑事法律责任
  • 本站管理人员有权保留或删除其管辖留言中的任意内容
  • 本站有权在网站内转载或引用您的评论
  • 参与本评论即表明您已经阅读并接受上述条款